平安支教|平安教育公益2024記憶:有些聲音,可以回響在最遙遠的地方
“希望能代表新疆為國爭光,跟世界上最厲害的球員比賽?!笨κ彩匈熆h臥里托格拉克鎮第一小學的少年,和新疆很多孩子一樣,對足球有一種天生的熱愛。踢中場的阿卜杜拉是球隊的隊長,在學校迎接球隊載譽歸來的歡迎儀式上,他害羞地夸下了“??凇?。
伽師縣臥里托格拉克鎮第一小學為12名小球員舉行盛大歡迎儀式。
伽師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西部邊緣。2024年5月23日至25日,阿卜杜拉和他的11名同學組建的校足球隊應中國平安的邀請,遠赴廣東中山,參加了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主辦的“2024希望工程大灣區足球嘉年華”。經過三天的激烈角逐,他們從來自全國各地300多名小球員中脫穎而出,榮獲亞軍。
2024年,得益于持續的公益行動,中國平安總能關注到鄉村教育最具體又深刻的需求,逐步實現了教育公益行動的迭代升級,助力鄉村少年的全面發展。
跨越山河,少年的夏天與遠方
2024年,與阿卜杜拉走向遠方的,還有家住高黎貢山區的少年蘇曉奇。
“成都不一樣,成都有的路在空中,有的路在地下?!背醯匠啥?,最讓蘇曉奇感到驚奇的除了立交橋和地鐵,還有大熊貓?!按笮茇堅瓉硎鞘橙鈩游?,后來地球環境變了,它們經過進化,最終只好改吃素食?!?/p>
蘇曉奇是云南保山施甸縣酒房鄉平安希望小學的學生。成都之行,是他第一次出遠門。2024年7月28日凌晨3點半,父親叫他起床,他們要連夜下山,翻幾座山頭,趕往施甸縣城,和4位同學老師匯合,坐車40分鐘前往保山市,再飛赴成都,與來自青海、云南、貴州等地的23所平安希望小學的115名師生,一起參加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與中國平安聯合主辦的“2024平安希望小學公益夏令營”。
孩子們在操作噴氣式飛機模擬器。
在都江堰,蘇曉奇和同學們知道了“無壩引水”的古代水利工程;在四川科技館,他們大膽地探索著VR、機器人、體感跟蹤等科學技術。
研學導師張璽芳提問時,要點名舉手最快的孩子,蘇曉奇和他的同學舉手總會慢一點,因為總要多想想,怕自己的答案不夠完美?!澳阍趺聪氲木驮趺慈プ?。只要你們在盡心地做一件事情,別人就會看到你閃光的地方?!睆埈t芳反復地向孩子們強調,和別人交流觀點,比交出完美答案更重要。
隨著夏令營活動的深入開展,酒房鄉的學生一天比一天活躍,敢于展現自己“不完美”的一面,但收獲了答案之外的知識和友誼。蘇曉奇不怎么害羞了,向小伙伴炫耀家鄉隨處可見的山雞;他的同學黃李涵還認識了一個湖北的朋友,加了微信,“她太社牛了,天天發消息問我上車了沒有,睡了嗎,吃了嗎?!秉S李涵有點招架不住這種熱情,“我讓她以后來云南玩,如果來,第一個看的必須是白孔雀?!?/p>
迥異于家鄉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與可觸可見可探究的科技成果,在孩子心中留下最直接的觸動。那些因觸動而生發的感動、感想,以及因交流而結識的友誼,被老師鼓勵而生發的觸動,都成了鄉村少年與外界建立正向連接的鮮明契機。
從硬件增添和維護、課程支教、遠程培訓,到學生音體美等綜合素養的提升,中國平安在教育公益的路上,從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及時鏈接資源、輸送機會、搭建舞臺,讓夢想的種子生根發芽,讓友愛的情誼開枝散葉,鄉村少年的小世界也隨之悄然打開。
互利共生,少年與志愿者的笑臉
“李老師,長大后,我也要去火星看看”。小杰是廣東省韶關市樂昌三溪鎮平安希望學校二年級的學生,聰明伶俐,但性格內向。在支教志愿者李祥講到火星的奧秘時,小杰的眼睛里閃爍著好奇與渴望。課后,李祥主動與小杰交流,并為他量身定制一份特別的禮物——一起觀看火星探索歷程的紀錄片。小杰看完后神情飛揚,大膽地向老師說出自己的夢想。
支教志愿者李祥為孩子們講授科學實驗課。
在隨后的科學實驗課程里,當了解到中國長征5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以及祝融號火星車成功登陸時,孩子們激動地驚呼:“我們也登上火星了”!第二天,他們圍到李祥身邊,手里舉著自己的畫作,爭先恐后地說:“李老師,快看我們畫的地球、火星車和衛星!”
“我仔細端詳每一幅作品,感受到他們的創造力和對科學的熱愛?!崩钕檎f,這一刻,他堅定了繼續為這些孩子們傳遞知識的信念?!耙蝗说淖阚E無法覆蓋大地,但有些聲音,可以回響在最遙遠的地方。這是我在支教過程中最深刻的體會?!睘榱诉_成這次支教心愿,2024年10月,李祥從深圳出發,穿越蜿蜒的山路,歷經數小時的車程和400多公里的顛簸,來到粵西北山區?!霸谂c孩子們的互動中,我見證了他們的成長和變化,這讓我感到無比的滿足和驕傲,我也希望自己帶去的愛與希望的種子能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p>
高品質的公益行動,本應是互利共生的——既能有效地援助了他人,又能讓志愿者獲得精神的滿足。
“認識自己”是謝祿連給孩子們帶來的第一課。這是他自己用業余時間設計的課程,用圖片和小游戲,教孩子們認識到底什么樣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
2024年10月,平安人壽湖南分公司的謝祿連,作為支教志愿者,從常德驅車四小時趕到石門縣太平鎮平安希望學校,“來之前我一直在想,以我的學識和認識能夠給孩子帶來什么?作為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面對著一張張稚嫩而又認真的面孔,第一次支教的謝祿連心里并沒有把握能否講好這堂課。不過,孩子們的反應超出了他的預期。下課時雷鳴般的掌聲和孩子們主動圍上來的詢問,讓謝祿連如釋重負。
上完心理課,學生們熱情地請支教志愿者簽名。
可能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大山里的孩子,最迫切需要的教育,也許是心理健康及自我防護。
2019年民政部就在《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動員全社會關注、關心農村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與發展。
“孩子有了自己強大的內核,良好的心態,在以后的成長過程中才能走得越來越順,越來越遠?!奔仁切睦碜稍儙熡质潜kU業務員的謝祿連,對兒童心理健康有著比普通人更清醒的認識。
一個健康的社會首先是兒童能夠健康發展的社會。這里的兒童,不僅包括城市的孩子,還包括在更廣袤的鄉村的留守兒童。
每一次的支教,都是對孩子生命的一次投資。支教老師給孩子們帶來的,不只是知識,更多的是陪伴和愛,這種心理撫慰,如春雨,潤物細無聲。
他們深知,每一次耐心的講解,都可能點亮一個孩子心中的明燈;每一次溫暖的關懷,都可能為孩子的未來鋪設堅實的基石。
平安的教育公益鏈接各種社會資源,在鄉村孩子們的童年種下愛的種子,生根發芽,把大愛傳遞下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尊重差異,打開各種可能
2024年9月的一天,中國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來到廣東恩平市良西鎮時,已是一天中太陽最烈的時候。他與種植戶鄺洪偉戴著草帽走到田埂,查看平安水稻AI助手守護下的水稻田的長勢。在馬明哲看來,當農民從事的產業的前、中、后期均有托底,不再有衣食之憂時,也就更加關注子女的教育和人生發展。
在鄉村教育座談會環節,分別來自化州市東方紅平安希望小學、韶關市樂昌平安希望小學的兩位校長分享了最近一年的學生情況。當得知東方紅希望小學的教學樓因為歷史久遠而存在設施設備的困難時,馬明哲表示平安將提供公益支持。了解到另一位校長對未來公益支教存在擔憂,馬明哲堅定承諾,“只要平安希望小學還有一個學生,平安公益支教就會一直做下去”。
孩子就像樹苗一樣,各種各樣的樹苗都要蓬勃生長。
2024年是中國平安支教大步跨越的一年。188批次支教行動,221支教隊伍,987名志愿者,74所結對支教學校,累計6355課時,冷冰冰的數據背后,是中國平安和它所招募的志愿者們傾情關心民族希望的滾燙之心。
截止2024年底,中國平安在全國已援建119所平安希望小學,累計招募12708名支教志愿者,支教服務時長總計超44.3萬小時,并在1039所智慧學校落地實施“青少年科技素養提升計劃”,培訓鄉村教師超2萬名,惠及31萬余名鄉村學生。
好的教育應當打開各種可能。孩子就像樹苗一樣,各種各樣的樹苗都要蓬勃生長。實際上,人類的思維和認識方式是多元的。教育學家、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念,為我們打開了認識個體差異的新視角。該理念認為,除了傳統的言語語言智能和數理邏輯智能,每個人還擁有視覺空間智能、音樂韻律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溝通智能、自我認識智能等多種智能。這種理念強調了每個人的獨特智能組合,每個人都有不同潛力。
基于對這種理念的認同,中國平安支教行動致力于推動教育公平和全面育人。通過支教活動,中國平安不僅希望幫助鄉村孩子獲得更廣泛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他們的多元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孩子們的全面發展。
2024年是希望工程實施35周年,也是中國平安踐行教育公益30周年。長期以來,中國平安以硬件維護、課程支教、遠程培訓、夏令營、獎學獎教金等幫扶舉措,打造教育公益“五大工程”。從最初的校舍援建,到鼓勵學習的“教書”,再到培養素質、塑造人格的“育人”,平安教育公益不斷融合“軟硬件”,培養鄉村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幫助更多少年“走出大山”,圓夢未來。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