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樂隊演出服退貨退款“薅羊毛”:不誠信交易增加系統摩擦成本丨快評
如果任由不誠信消費者利用規則“薅羊毛”,受損失的其實也包括其他誠實守信的消費者,增加的是整個交易系統的摩擦成本。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某知名樂隊買服裝表演后退貨的消息沖上社交媒體熱搜榜,讓濫用電商平臺退貨權益問題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
據極目新聞報道,2025年1月7日,某服裝品牌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發文稱,某知名樂隊在他們品牌的電商旗艦店買了兩套西裝外套,穿著參加了某衛視的跨年晚會,“勁歌熱舞之后大汗淋漓”,下臺后就申請了退貨退款。在消息引起廣泛關注后,有自稱樂隊造型師的網民在社媒發文道歉,稱是自己抱有僥幸心理,藝人是被無辜波及,已經聯系品牌方原渠道退回已經使用的商品。但其在推文中稱,是“因平臺機制不完善”,才“導致了退貨退款成功”。這句話引起了網民更大的批評。
買家購買服裝穿著之后退貨退款成功,是“平臺機制不完善”嗎?
退貨退款是電商平臺普遍的機制。根據保護消費者法律法規的要求,消費者從電商平臺購物,除了部分鮮活易腐及定制商品、數字化商品、報紙期刊之外,都享有“7天無理由退貨”的權利。這一規定的目的,是為了盡可能保護消費者的權益。畢竟,從網絡等電商平臺上購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