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掃頒獎季,這部印度版《好東西》終于來啦!
責任編輯:柴穎瑞
去年,印度女導演帕亞爾·卡帕迪亞的第二部長片《想象之光》在第77屆戛納電影節上驚艷亮相,拿下了評審團大獎。
這部作品讓卡帕迪亞成為30年來首位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印度導演,她也是首位在戛納獲獎的印度女導演。
年底頒獎季,《想象之光》又接連被《視與聽》《電影評論》《電影手冊》等權威電影雜志列為2024年度十佳影片。
與刻板印象中的印度片不同,這部電影采用國際化的制片路線,由印度、法國、荷蘭和盧森堡聯合制作,讓我們看到了印度電影的另一種可能性。
01
從故事和人物設置來看,《想象之光》無疑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講述了在孟買生活的三名女性的故事。
矜持內斂的護士長普拉巴與丈夫在包辦婚姻制度下結合,婚后丈夫去了德國工作,逐漸杳無音信。
年輕的護士阿努更加外放和沖動,來自于印度教家庭的她,瞞著父母與一名穆斯林男性談戀愛。
年長獨居的女性帕瓦蒂則是我們在印度電影中常見到的那種堅韌獨立又不失幽默和寬容的長輩形象。在孟買工作了30年后,作為“外地人”的帕瓦蒂正面臨著被房地產開發商驅逐的困境。
通過這三個處于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情感境遇的女性形象,導演卡帕迪亞用溫柔從容的鏡頭試圖講述一個有關女性一生不同階段的電影。不過有趣的是,卡帕迪亞反對將《想象之光》視為一個簡單的女權主義宣言。
“每個人都問我,這是一則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