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嘈雜中內耗的我,決定開始“節食”丨人在職場
我們或許很難做到擇一事終一生,但擁有清晰的自我定位,鍛煉摒棄嘈雜信息的能力,卻是讓精神世界煥然一新的前提。
責任編輯:溫翠玲
“成年人才不做選擇,我都要!”
聽到新入職的實習生商量著如何點奶茶時發出的感嘆,我呆呆地望著電腦里成堆的策劃書、PPT,陷入了沉思。
剛入職場前兩年,我延續了學生時代的競爭思維,想盡可能地在瞬息萬變的時代面前武裝好自己。于是,我開始被所謂的“知識付費”所包圍:刷到某個平臺的數據分析0元課,便迫不及待地加客服微信入群,每天雞血式打卡知識點,七天后卻被告知要進入系統班必須花兩千多元續費——這對于當時的我來說稱得上是一筆“巨款”,但我還是咬咬牙繳費了。誰知,我還是高估了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由于工作日漸繁忙,課程也只好丟進收藏夾吃灰了。
ChatGPT風靡之時,公司的優秀同事在周會上侃侃而談人工智能的優勢和發展。然而,忙于某個直播項目的我卻一句話也接不上……我不禁產生了深深的焦慮:明明我比他們都要努力,為什么效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