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橋 | 原田泰治:用畫筆回望那片故土
這些畫作多以質樸的日本傳統鄉村和四時更迭的自然景色為主題,色調溫暖柔和,線條圓潤簡潔,讓人忍不住生出濃郁的懷舊思鄉之情。從此,原田泰治不再只是長野縣的一位平面設計師,他成了全國知名的素樸派畫家。
責任編輯:劉小磊
原田泰治的《柑橘村》。
十多年前,我剛到日本留學。因為喜歡集郵,每回去郵局辦事,總按捺不住要買些中意的郵票回家。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日本郵政陸續推出了十套名為《故鄉:內心的風景》的系列郵票。郵票采用了一位日本畫家在全國各地采風寫生的作品。雖然畫家筆下描繪的是日本鄉野田間的風景,卻能給人一種莫名的親近感。尤其是生動質樸的畫中人物,讓人不由回想起兒時浙南家鄉的故舊身影。
那是我第一次知道原田泰治這個名字,也是第一次發現原來日本有這么一位畢生描繪家鄉景色的素樸派畫家。后來,我讀了他的自傳體散文集《我的信州》(講談社,1979),對畫家的好奇就像夏日清晨河面上的霧氣盤踞在心頭,久久無法消散。一個因小兒麻痹癥而無法正常行走的童年,為何能給原田泰治留下無數閃亮的回憶,甚至成為他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成年后的畫家又為什么會選擇用雙腳丈量日本各地,用畫筆回望那片故土?……于是,我決定帶著這些疑問,走進那些畫布背后的故事。
閃閃發亮的金色童年
1940年4月29日,日本長野縣諏訪市一戶姓原田的人家誕生了一名男嬰。那日恰逢天長節(即如今的天皇誕生日),“天長”二字源自老子《道德經》第七章中的“天長地久”,父母因此給孩子取名泰治,寓意一生安泰順遂。當時,父親原田武雄44歲,母親春惠33歲,膝下已有二女一子。在那個物資極端匱乏的戰爭時代,成年人想要填飽肚子尚且不易,更何況家中還有四個嗷嗷待哺的幼子。武雄是一位手藝人,在當地經營一家制作門面招牌的小店。生活雖貧困,但好在一家六口無病無災,勉強也算得上是安穩。只可惜,這樣的日子并未持續太久。
1941年,剛滿周歲的泰治突然得了小兒麻痹癥,下半身徹底喪失知覺。父母立即將兒子送往醫院,得到的卻是“無法醫治,只能靜養”的診斷結果。但兩人并未輕易放棄,從腿腳按摩、溫泉治療到脊髓注射,他們幾乎試遍了所有可能有效的康復方法。春惠更是每日背著泰治去診所接受治療,風雨無阻,從無間斷?;蛟S是這份誠心感動了上天,泰治的腿腳開始逐漸出現好轉的跡象。然而,春惠自身本就患有腎臟病,過于繁重的看護生活成了壓垮身體的最后一根稻草。泰治兩歲時,春惠因尿毒癥猝逝。
女主人的離去使這個大家庭的運轉難以為繼,泰治的康復訓練只能被迫中止。權衡之下,武雄決定盡快再婚。四個月后,一位名叫金子佳津美的女性走進了原田家。佳津美年輕時因病導致右腿僵硬,無法彎曲,年近四十仍待字閨中。武雄之所以選擇佳津美,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希望同樣腿腳不便的妻子能夠理解泰治的難處。佳津美沒有讓武雄的期待落空。嫁入原田家后,她開始忙里忙外,并接過了每天背著泰治去診所治療的重擔。就這樣,時間很快又過去了一年。經過家人的悉心照料,三歲的泰治終于可以扶著凳子站起來了??墒?,深陷愁云慘霧之中的一家人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