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牛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甲烷排放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約占30%,在反芻動物中,牛是主要的甲烷制造者。如何控制牛的甲烷排放,是個復雜的工程,需要更多技術和策略發揮作用。
責任編輯:朱力遠
打嗝是哺乳動物再平常不過的生理現象,但是牛打嗝近年來越來越受到科學家的關注。近日,《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更是將牛打嗝抑制劑列為2025年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
牛打嗝不是小事
由于人類活動影響,工業化以來全球氣候變暖現象正在加劇。據國際頂級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公布的《2024年全球氣候要聞》報告顯示,2024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為15.10攝氏度,比1850-1900年工業化前的水平高出1.57攝氏度,成為1850年以來有氣溫數據記錄中最溫暖的一年。
也就是說,2024年成為首個突破《巴黎協定》1.5攝氏度溫控目標的年份。2016年,全世界178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共同簽署了《巴黎協定》,旨在對2020年后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作出統一安排?!栋屠鑵f定》的長期目標是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較前工業化時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并努力將溫度上升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
為什么要將全球氣溫升高幅度限制在1.5攝氏度以內呢?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第六次評估報告推測,全球升溫超過1.5攝氏度,將會導致生物多樣性受損、極端天氣頻發、海平面上升、水資源危機等事件,比如全球超過10%的物種面臨滅絕風險,50年1次的高溫極端天氣將可能變為8.6次。
研究顯示,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斷增加。甲烷是全球排放量第二大的溫室氣體,但是其吸收紅外線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倍左右,其溫室效應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2倍。自工業革命以來,甲烷排放對全球氣候變暖的貢獻約占30%,而且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一直在持續增加。
由于甲烷在大氣中的停留時間約為10-12年左右,而二氧化碳在大氣中存留的時間可長達200年,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