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大師大衛·林奇去世,留下一個個美麗而危險的謎團
大衛·林奇用一部部驚世駭俗的作品,沖擊著觀眾的心理和感官極限,拓展著電影語言的邊界?!峨p峰》前兩季掙了大錢,但林奇不覺得那稱得上是正經作品,除了第一集和最后一集;《藍絲絨》、《妖夜慌蹤》和《穆赫蘭道》沒掙到大錢,但至少賺了吆喝,讓林奇成了開宗立派的大師;《雙峰:與火同行》和《內陸帝國》既沒掙到錢,也沒賺到吆喝,但林奇并不后悔:“《沙丘》讓我死了兩次,因為我不喜歡它,而且它賠了錢?!杜c火同行》只讓我死了一次,因為大眾不喜歡它,但沒關系,我喜歡它?!?br />
作為一個活生生的人,林奇一半開朗,一半瘋狂,一半和善,一半執拗,像極了他的那部杰作《穆赫蘭道》?!赌潞仗m道》既向你展現世界的殘酷現實,又為你提供關于理想世界的豐滿夢境,但它時刻都在提醒你,夢境與現實都不是世界的全部。這正如大衛·林奇的黑白兩面,相輔相成,既在放映時攪擾你的靈魂,又在落幕后為你帶來寬慰。
當地時間2025年1月16日,美國導演大衛·林奇(David Lynch)去世,終年78歲。2020年10月8日,南方周末APP曾發布文章《大衛·林奇 只有一半是瘋的》,探討林奇電影中的謎團,重發此文以示紀念。
責任編輯:周建平
大衛·林奇 圖/Chris Weeks
對許多影迷來說,大衛·林奇的名字本身就意味著“神秘”二字。從《橡皮頭》到《穆赫蘭道》,從《妖夜慌蹤》到《雙峰》,他的電影是一個個美麗又危險的謎團,人們可以領會到它們的魅惑與兇暴,卻從來都不敢斷言,自己完全“看懂”了其中的哪部。這也讓林奇在作品中埋藏的秘密變得更加誘人。
2020年,由林奇本人授權并合著的官方傳記《夢室》在國內面世。這是一次對林奇生活與創作生涯的全方位審視,海量的第一手采訪資料、近百張高清圖片,加上林奇本人對記憶的反芻,都能讓我們前所未有地了解他的工作方法和所思所想。
但我相信,大部分人最終關注的,還是那個不可避免的問題:這本傳記能成為解開林奇電影中謎團的那把鑰匙嗎?
林奇的背面:一個好伙計
《夢室》雖然名義上是大衛·林奇的自傳,但它并非由林奇獨力完成。整部傳記根據林奇生活與創作生涯的不同階段,分為12個章節,傳記合著者克里斯汀·麥肯納負責采訪林奇在各個階段的生活伴侶與工作伙伴,并將這些材料整合為口述歷史,林奇則在閱讀過麥肯納寫好的部分后,給出個人回憶和點評,并糾正細節。
這樣的文本組織形式,讓林奇在書中的形象變得十分立體,但有些出人意料的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