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層的致命欺騙——英國《自然》雜志撰文反思汶川地震

《自然》雜志報道指出:與其他地震所不同的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對于這次地震均暴露出認識上的缺陷。

責任編輯:朱力遠

■編者按:5月14日的 《自然》雜志在題為《沉睡的巨龍》(The Sleeping Dragon)的特稿中,較為詳細地回顧了自汶川地震一年來,中外科學家對這一罕見而獨特的大地震的思考。這篇由 Alexandra Witze撰寫的報道指出:與其他地震所不同的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對于這次地震均暴露出認識上的缺陷。下面是這篇報道的內容。

在四川省的白鹿鎮,兩棟教學樓面對面地矗立在庭院的兩側,帶著令人愉悅的白色或者淡藍色的裝飾。這是一個平靜的四月天,涼爽而潮濕。一個企鵝形狀的垃圾箱站在庭院的一側,就像是等待著有人給它們投擲糖果,但是今天卻沒有人給它喂食。在庭院的右側有一道2米多高的混凝土隆起穿過了整個院子。這正是斷層的表現形式——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的元兇。

在庭院的另一邊則是另一番景象。那里堆滿了磚頭瓦礫,這是在地震中倒塌的另一棟樓房的殘骸。地質學家們正在挖掘一道40米深的壕溝,用來尋找地震的信息,以獲知在那一天到底發生了什么。

這些地殼上的裂紋在一定程度上欺騙了大家。中外科學家都曾將它們繪制在地圖上,卻沒有意識到它的厲害之處。“我對這次地震感到很驚訝。”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的副所長徐錫偉說。2008年四川地震帶來的建筑物崩塌、山體滑坡和泥石流掩埋了很多城鎮并殺死至少70,000人,同時對中國西南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的破壞。

與其他地震所不同的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科學家,對于這次地震均暴露出認識上的缺陷。以前科學家評估地震風險,往往把重點放在那些經常移動并頻繁制造地震的斷層上。這一策略因很多地震遵循這些原則而取得成功。但是在四川西部,這卻是一個災難性的錯誤。

一年后,研究人員正在研究這個致命的斷層,希望能找到辦法以避免重復錯誤?;叵肫疬^去的種種表象,他們說,龍門山的地質狀況在試圖警告他們。

重災區之一的映秀鎮

龍門山及周邊地區的地質構造圖

問題山脈

巨大的山脈橫亙于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和低緩的四川盆地之間。這里有著世界上最陡峭的地形坡度,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地質學家Clark Burchfiel說。在50公里的距離內,這里海拔高度飛一般地改變了4000多米。龍門山有著河谷切割出來的世界上最陡峭的山坡,非常容易由地震引發巨大的滑坡。

如果沒有強烈的地質運動,很難產生并保持這樣陡峭的地形坡度。在上世紀80年代末,Burchfiel和他的同事們開始在這個地區進行填圖工作,他們相信他們會發現一些證據來證實沿龍門山大規模的地面運動:高原與平原之間的擠壓和山脈的抬升會使這個地帶每年大概縮短10毫米。

但經過多年的研究,這個地帶并沒有以他們預計的尺寸縮短。通過對巖層填圖,他們發現每年位移其實只有1-2毫米,而并不是預計的10毫米。“在這樣低的運動速度下,如何形成這么高的山脈令人費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