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華苓的兩張文學名片

聶華苓當年的穿著和風采:“總是一身旗袍,看起來很傳統,很中國味道,氣質舉止優雅??吹剿ぶ毸榈牟阶幼哌M教室,開始講解那奧秘又遼闊的西方文學,我總感到驚奇又有趣?!?/blockquote>

責任編輯:馬莉

2008年5月去愛荷華之前,我先在加州圣芭芭拉見到了聶華苓女士。那是一次慶祝白先勇70歲大壽的學術會議,在臺上她暢談主編《自由中國》半月刊文藝欄的往事,并把白先勇和她多年的通信交還給他。生日晚宴中,白先勇風度優雅地請她跳第一支舞,她舞姿輕盈,衣裙飄飄,滿臉的笑,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兩周后,我前往愛荷華,再次見到了聶華苓。那天,她一身水藍衣裙和外套,領口別胸針,神清氣爽,招呼我在壁爐前黑漆的圓桌旁坐下,壁爐右方墻上掛著黃永玉的贈畫,桌上的鼎是雷震送給她和安格爾的結婚禮物。墻上,屋梁上,掛滿了世界各地的面具。落地窗外,胭脂紅的陽臺上,一溜木凳,足可容納二三十人。

愛荷華城是大學城,聶華苓1964年剛來時,人口兩三萬,現在六萬多。這里文化集中,思想開放,每天有各種演講與文化活動,如普利策獎獲獎人演講系列、諾貝爾獎獲獎人演講系列等。2008年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命名為文學城。

天黑了,聶華苓在廚房里把草莓切片,倒入酒和楓汁攪拌,將獨家秘方雞湯在爐上加熱,這是她的兩道拿手菜。我們坐在餐桌前喝紅酒,吃晚餐,那時柏楊剛去世,她談起柏楊夫婦1984年來愛荷華的情景,談她與柏楊之間肝膽相照的情誼。1983年最熱鬧,茹志鵑與王安憶母女、陳映真、吳祖光、七等生和潘耀明都來了,住在附近的五月花公寓,常來鹿園聚餐談天。1979年舉行的“中國周末”,兩岸三地華文作家在這里第一次交流的盛況……這張餐桌前曾有多少世界名家云集,多少談笑風生,如今一室蕭然,只有咬著筆桿的安格爾,從相框中調皮地望著她。

后院的坡地上,不見鹿的蹤影,近年它們不常來了。陽臺上,愛荷華河的波光依然穿過樹林閃爍,角落里鄭愁予送的烤肉架已冷落多年。聶華苓婉拒了妹妹邀她搬去加州的好意,情愿守著鹿園度日,“這里充滿我和安格爾的生活,支持我活下去。”她說。

第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莫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