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周的中原人其實不拜神像
在夏商周時期的中原人看來,神這么高貴的東西,一般是沒形象的,所以一般用兩種方式來表達。一種是用“神主”,就是木牌之類,上面書寫神或祖先的名字。還有一種是用“尸”,即讓人當演員,去扮演神和祖先。
責任編輯:辛省志
四川三星堆出土了大量的神像,如著名的青銅大立人、縱目大面具、各種留著辮子或梳著發髻的祖先頭像。我們可以想象,古代蜀人在神廟中祭拜這些神像的場面。因為現代中國人拜廟,不管是佛寺,還是道觀,里面都是各類菩薩、神仙的塑像,我們更容易理解古蜀人拜神像。
但是,如果我說很早的時候,中原地區不拜神像,可能你會感到奇怪,那他們拜啥???實際上,在夏商周時期的中原人看來,神這么高貴的東西,一般是沒形象的,所以一般用兩種方式來表達。一種是用“神主”,就是木牌之類,上面書寫神或祖先的名字。還有一種是用“尸”,即讓人當演員,去扮演神和祖先。
代表神的“神主”
中國人用“神主”的時代很古老,漢字里面凡是和宗教、神、祭祀有關的字,都有個“示”字旁,比如“祭”的示字旁在下面,“神”“祀”之類的示字旁在左邊?!吧纭币彩鞘咀峙?,是祭土地神的?!白诮獭钡摹白凇?,是神廟里面一個示。
“示”,就是用玉石、木牌來表達的神。甲骨文中的“示”,就是一個木牌之類的形象。只要寫上神或祖先的文字,沒有形象的神,就可以憑附在上面,去接受人們提供的祭品。在殷墟后崗3號墓中,就出土了玉石做的神主,上面的文字,是用朱砂寫的。古人認為,朱砂這東西能通神,現代道士也用朱砂來畫符。
殷墟后崗3號墓出土朱砂寫的神主。作者供圖
這些玉神主上面寫著祖先的名稱,如“祖丙”“祖甲”“祖庚”“父癸”“父辛”之類。對于神主的使用等級,后來的大儒有很多討論。例如東漢的大學者許慎、鄭玄就認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