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文化為何源自大灣區?|圓桌對話

武俠小說里倡導的,一方面是勇闖江湖的勇氣,另一方面就是人與人之間的誠信問題,這兩個元素是大灣區文化與武俠文化相似的地方。

責任編輯:李慕琰

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灣區)年度盛典上,吳思遠、黎耀祥、六神磊磊圍繞香港武俠文化進行了圓桌對話。

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灣區)年度盛典上,吳思遠、黎耀祥、六神磊磊圍繞香港武俠文化進行了圓桌對話。

在2025年1月17日舉辦的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灣區)年度盛典上,圍繞“香港武俠文化”的圓桌對談精彩紛呈。三位對談嘉賓從各自視角回溯了武俠文化在大灣區的發軔與繁盛,共同探討了這一文化現象的獨特魅力與當下面臨的挑戰。

香港電影導演會永遠榮譽會長、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永遠榮譽會長吳思遠榮獲2024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大灣區文化杰出成就”。他根據自己豐富的從業經歷分享了金庸、古龍等小說家如何為武俠注入文化與歷史深度,同時透露其幕后推動《蝶變》和《新龍門客?!返冉浀渥髌返娜ぢ?。中國香港藝人黎耀祥曾四度飾演周伯通,他解析了這個迷人角色的復雜與鮮活,并現場展示“左右互搏”,引發熱烈掌聲。作家六神磊磊作為金庸迷,談到了金庸作品的永恒吸引力以及武俠文化的瓶頸期問題,呼吁新一代武俠作者的崛起。

本場圓桌對談由南周文娛首席研究員、南瓜視業總經理向陽主持。


勇氣與誠信,是大灣區文化與武俠文化相似的地方

向陽:武俠,好像當仁不讓的是我們大灣區的首席文化特產,憑什么、為什么武俠文化的這朵奇葩能夠在香港首先開放呢?

吳思遠:武俠小說曾被視為大逆不道,很多家長都不喜歡小孩子看武俠小說,很多人是晚上躲在被窩里面用電筒偷偷看武俠小說的。直到梁羽生和金庸開始連載高水準的武俠小說,在香港乃至整個東南亞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大家每天等著《明報》看金庸連載的武俠小說,他每十天出一個合訂本,讀者爭相購買。

什么是武俠?當社會有不平等、惡霸欺壓,武俠(的想象和概念)就出現了,武俠可以代表當時一般香港市民的心聲,因為我們都希望武俠能拯救被傷害的人,能打倒惡霸,這是武俠的恒久主題。在當時的環境來講,香港的確可以說是武俠小說的發源地。我曾邀請金庸先生參加香港電影金像獎領“最佳編劇獎”,我在介紹他時說:“有中國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說?!边@話一出,大家熱烈鼓掌,金庸聽了以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