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省份比拼,誰家企業“科創力”更強?
風物長宜放眼量??苿撜诓⒊掷m拉開各地差距。通過科技創新,帶來產業變革,特別是眼前以 AI 技術為代表的產業變革,必將帶來新一輪區域發展的座次調整。
責任編輯:顧策
各省份陸續發布2024年經濟發展“成績單”——廣東省GDP邁上14萬億元新臺階,連續36年居內地首位;江蘇省奮起直追,GDP13.7萬億元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5.8%,增量全國第一……
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最活躍的主體,企業在區域經濟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上市企業更是其中的龍頭,帶動產業集群和科技創新發展。
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自2021年起搭建中國企業科創力數據庫。以年為單位,囊括截至上一年度全部A股企業,絕大部分控股股東/運營主體在中國的港股、美股企業,以及少數未上市,但有披露經第三方審計年報的企業。通過企業年報披露有關研發投入、企業發展情況,企業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全球和中國的專利申請、獲得授權、被引用情況,參與行業和國家標準制定情況,獲得全國和省部級科技獎項等情況,綜合近30個指標,編制了中國企業科創力研究評價指標體系,來尋找各行各業中最具科創力的企業,更以此來追蹤各行業、區域的企業科創動能和動向。
2024年度,中國企業科創力數據庫共有入庫企業7178家,多地上市企業去重后合計6977家。
這不到七千家企業,只占到同期中國企業(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數據,截至2023年底,中國登記在冊的企業共5826.8萬家)約萬分之一,但其合計披露營業收入94.06萬億元,營業利潤8.77萬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中國GDP126.66萬億元),研發投入2.60萬億元(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中國全社會研發投入3.33萬億元),研發人員374.98萬人(國家統計局數據,同期中國折合全時工作量計算的研發人員724萬人年)。
這些企業來自哪些省份?它們又是如何支撐起所在區域的發展?我們按照企業年報披露的公司注冊地(VIE架構企業以其披露的實際運營地址(Addressofprincipalexecutiveoffices)為準),來描摹中國34省份的企業科創,不僅看上市企業數量,更看其科創成色和質量。
粵浙蘇京滬霸座
貢獻六成入庫企業,七成研發投入
從34省份入庫企業的數量看,最多的一省有1196家(廣東),最少的只有2家(澳門)。其中,有研發投入的企業,最多的一省有999家(廣東),最少的只有1家(澳門)。
兩項指標均位列第一的省份是廣東,緊隨其后的省份是浙江和江蘇,入庫企業數分別為810家、786家,披露研發投入企業數分別為749家、722家。其中,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