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新增685家上市公司,江蘇依托“先進制造業”崛起
2010年至今的15年間,江蘇上市公司呈現井噴態勢,一舉超越北京、上海,躋身全國第三。15年時間里,江蘇發生了什么?
責任編輯:顧策
隨著各地政府工作報告陸續發布,2024年地方經濟的發展成績單及新一年的發展規劃也浮出水面。
作為全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之一,2024年江蘇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7萬億元,增長5.8%,增量居全國第一。江蘇還拿下了其他多個“全國第一”:新增中國獨角獸和潛在獨角獸企業數量均居全國第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指數連續4年全國第一;新獲批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4個,累計14個,總數全國第一;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新增711家、累計達2215家,均居全國第一;新入選國家5G工廠113家,累計210家,均居全國第一。
江蘇的經濟和科創實力由此可見一斑。上市公司是區域經濟實力的重要體現,也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其數量和質量也一直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風向標。
在過去四年里,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持續追蹤以上市公司為主的中國企業研發投入與科創活動,并從區域的維度觀察科創的作用和成果。作為全國經濟大省,江蘇在資本市場的表現怎樣?
依照南方周末科創力研究中心數據庫,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A股、港股、美股市場,運營主體/控股股東在中國(不含港澳臺)的江蘇省上市公司,合計812家(同一家公司多地上市,只統計為一家,且不包括截至2024年底已退市公司,下同),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廣東、浙江。
2009年前,江蘇上市公司數量在全國還僅居第五。2010年至今的15年間,江蘇上市公司呈現井噴態勢,一舉超越北京、上海,躋身全國第三。15年時間里,江蘇發生了什么?
先進制造業集群崛起
1993年,江蘇誕生首家上市公司太極實業,其前身無錫市第一合成纖維廠是我國最早生產民用滌綸短纖的企業,由此拉開了江蘇在資本市場的發展序幕。
1993-1999年,江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