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時節|19世紀銀累絲花卉紋蛇紋名片盒
除夕之夜,正值新舊交替之時,舊歲至此而除,農歷乙巳蛇年將至。蛇常被視為一種富有智慧的生物,它行動時悄然無聲、蜿蜒靈活,仿佛蘊含著深邃的思考和巧妙的謀略,所以蛇年往往被認為象征著智慧的開啟。廣東省博物館珍藏的這件銀累絲花卉紋蛇紋名片盒,亦巧妙融入蛇紋元素,采用傳統累絲工藝打造,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匠心獨運,別具一格,現正在廣東省博物館三樓《凝眸——16至20世紀典藏珍寶藝術展》展出。
文物里的時節|19世紀銀累絲花卉紋蛇紋名片盒
年代:清代
尺寸:長10.2厘米、寬6.8厘米、厚1.2厘米
這件19世紀的名片盒通體銀質。長方形,蓋與盒身一側相連,另一側開合,開合一側上方有按鈕。通體采用銀累絲工藝,以粗銀絲做骨架,兩面中部開光內以細銀絲累出底紋、上飾以聯珠狀細銀絲堆砌的紋飾,一面為花卉,一面為蛇紋,四周為銀絲累出的花卉卷草紋飾。
盒底鏨“EMD”款。該器物裝飾造型優美,工藝純熟精湛,是外銷名片盒中的佳作。
該名片盒配有外用織錦糊、內襯天藍色湖綢的原包裝盒,盒蓋內附有一長方形店鋪招紙,紅色雙框內印英文款識:“KHECHOUNG, Gold & Silver Smith, No.2 China Street”,“KHECHOUNG ”縮寫為“KHC”,中文名為“其昌”,廣州知名外銷銀器銷售商,活躍于19世紀30至80年代,商鋪地址:廣州市同文街2號。
累絲工藝是中國傳統的銀器制作技藝,唐宋時期已有累絲的金銀首飾。累絲的制作工藝先以銀邊構成框架,再用銀絲經過掐、填、堆、壘、織、編、攢、焊等技法組成圖案紋飾。在廣州的外銷銀器中,累絲工藝也廣泛應用于名片盒、首飾盒等器物的制作。
? 南方周末
“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廣東省博物館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