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過年的我,費盡心思和孩子一起制造年味
盡管每個人都在“抱怨”年味兒越來越淡,但是就像我忘不了幼時放鞭炮、敲大鼓、扭秧歌的年俗樂趣一樣,成為父母的我們也都在努力地制造著我們理解的體會過的年的味道。
責任編輯:溫翠玲
進入臘月,每個人心里都藏了一個沙漏,沙粒下滑的聲音簌簌。隔三差五就能聽到周圍有人說,過年越來越沒意思了。
趁著元旦活動,我和隊友帶孩子置辦新年衣物,里里外外面面俱到。商場童裝區熱鬧非凡,人聲鼎沸,什么經濟下行消費降級在這里完全感受不到。等隊友結賬時,突然旁邊傳來聲音“過年么,就是給娃過呢”。我驀然一驚,有一顆來自多年前的子彈正中眉心。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我好像穿越到許多年前,我媽帶著我在體育場買衣服,她一邊麻利地幫我試穿,一邊口齒伶俐舌燦蓮花地講價,穿插幾句年節時特有的寒暄?!斑^年準備得咋樣了,都置辦好了嗎?”“就準備點吃的喝的,沒啥準備的”“咱有啥過的,都是給小孩們過呢”。
對啊,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