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歷史現場 | 徐家寧讀《威宣渤海:清末醇親王巡閱北洋海防》
不管是醇親王筆下的“小酌”,還是李鴻章筆下的“酩酊”,總之兩人在酒桌上“推誠”相見,建立了互信。于是便有了這次醇親王對北洋海防的巡閱。
責任編輯:劉小磊
姜鳴先生和他主編的新書《威宣渤?!迥┐加H王巡閱北洋海防》(故宮出版社,2024)。
經過十數年對史料的不斷搜尋,姜鳴先生的新書《威宣渤?!迥┐加H王巡閱北洋海防》終于由故宮出版社推出了。這本書圍繞光緒十二年四月十一至二十九日(1886年5月14日-6月1日)醇親王奕譞去天津、旅順等地考察北洋海軍的編練以及海防建設,用豐富的資料重建了歷史現場,不僅是嚴肅的史料集,也是頗具暢銷書氣質的大眾讀物,更是一本精美的畫冊。
姜鳴很重視田野調查,他曾說自己在歷史寫作中“注重歷史細節的積累,力圖再現昔日的氛圍,并把研究的人物和事件放到整體的環境中去推敲”。只要條件允許他都會尋訪歷史現場,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事件發生的環境,比如他為了寫馬嘉理事件,就跑去中緬邊界探訪馬嘉理的被害地點;為了寫吳大澂與土字碑,走訪了緊鄰俄、朝邊界的龍虎塔;為了寫張佩綸,親自去馬尾踏查,檢驗他是否如民間傳說的那樣在中法戰爭中“一聞炮響,放棄指揮,跣足而奔,一氣逃了幾十里”,如此等等。不過,這次他寫醇親王奕譞巡閱北洋海防,滄海桑田,涉及的很多地理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很難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歷史現場。但他巧妙鋪陳不同類型的豐富史料,為讀者重建了醇親王巡閱北洋海防的背景和過程。
這本書在結構上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其一是姜鳴的“洪濤縱目望無涯:醇親王巡閱北洋海防的歷史回顧”和香港故宮文化館研究員、軍事史和科技史專家周維強先生的“醇親王巡閱北洋海防及其軍事圖繪”兩文。兩位作者從不同的視角,側重不同的史料梳理了此次巡閱的過程。其二是圖像史料,包括關于此次事件的繪畫、輿圖和照片。其三是文字史料,包括相關的詩作、日記、電報、奏折和信件等。
姜鳴的文章中用了大量的一手資料,考證出了一些有趣的歷史細節,如李鴻章與醇親王建立信任,在兩次飯局的觥籌交錯間,敲定巡閱北洋海防的意向。這些細節不可能出現在官方文件中,只有通過詩作、日記或信札才能挖掘出來。周維強考證了兩幅宮廷畫師繪制“記事畫”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