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WL:圍繞中國經濟復蘇的爭議
當我解讀數據,認為房市將全年持續回暖,銷售金額同比可能增長25%時,甚至連任志強似乎也難以接受這種樂觀,他看到了剛性需求,但更不應忽略的是,幾乎全球的信貸潮水都在不斷噴涌著。
責任編輯:余力 助理編輯 溫翠玲
■清水集
也許應該意識到衰退、產能過剩等等詞匯和通貨膨脹從未同時并存過。整個世界在充斥著廉價貨幣的經濟刺激政策,而中國還存在著農產品和工業制品、勞動力的嚴重供求失衡,在此背景下,討論通貨膨脹有些令人啼笑皆非
在4月份宏觀經濟數據陸續出臺之后,圍繞中國經濟復蘇的爭議不僅沒有減少,反而更多。有的認為是“U”形,也就是中國經濟需要在底部低迷2-3年才復蘇;有的認為是平緩的“√”形,也就是經濟復蘇的速度遠遠慢于下跌的速度;有的認為是向上傾斜的“W”形,也就是在2010年中國經濟將在今年暫時反彈之后再度下滑,在更遙遠的將來才復蘇;至于中國經濟復蘇將呈“L”形,現在還絕少有學者如此悲觀。
至于國際經濟,剛剛到中國走了一圈的克魯格曼給出的預測最悲觀——他認為全球經濟會像當年的日本那樣,經歷一個“失去的十年”。
一流研究者的意見如此之分歧,在我的記憶中還未有過。我仍堅持自己的判斷:中國經濟將出乎意料地呈“V”形復蘇,估計第二季度經濟增長略高于7%,下半年將推高到9%左右,全年增長略高于8%。2010年中國經濟更強勁,可能高于9%。如果全球經濟在未來數年不比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更糟糕,那么中國經濟無疑將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