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少年挽救失控公交車:當激賞勇于承擔責任的可貴素質丨快評
這次“四名中學生救下全車乘客”的義舉,值得最高層次的褒揚與肯定。他們在關鍵時刻展現出來的自我管理與自我保護的能力、大膽承擔責任的決心、謀定而后動的勇略,都在彰顯見義勇為的精神,也給“如何教育孩子”增添了生動的正面案例。正如此次事件中四名中學生展現的素質一樣,不要小看孩子,鼓勵孩子自主,鍛煉孩子獨立承擔責任的能力,當為家長與學校所取法。
責任編輯:陳斌
近日,一起“四名少年挽救失控公交車”的新聞引發關注。據《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報道,2024年12月20日,甘肅省臨夏市一輛公交車在行駛途中突發意外狀況,司機在踩下油門之后陷入暈厥。面臨隨時可能發生交通事故的險境,甘肅省臨夏第三中學八年級19班的馬東拉、七年級20班的馬斌、七年級12班的高一帆和九年級11班的王武斌挺身而出,停住公交車挽救了十八人的生命。
四個孩子的義舉,在教育學上頗具啟發與借鑒意義。四名中學生都是未成年人,仍在接受義務教育,年齡當在十三歲到十五歲不等。從報道來看,除了他們四人之外還有臨夏市第三實驗小學的一群學生,十八個人里除了“三個阿姨與一個叔叔”之外都是中小學生,這更讓四人此次的義舉加倍地突出。從乘客的年齡結構來看,當時的處境可謂兇險。
四名中學生的義舉展現出超乎年齡的成熟與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