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代際的戰役|一支跨越山海的疫苗,為下一代照亮希望

今天,當我們回顧乙肝防控的漫漫長路時,1989年的那份技術轉讓協議仍熠熠生輝。它讓我們看到,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不只是醫學問題,更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所追求的不僅是一場醫學的勝利,更是對守護全民健康的呼喚。

展望未來,在一次次與疾病的抗爭中,“健康中國”的藍圖將愈加清晰,每一個孩子的笑容都成為人類勝利的注腳。

那是一個乙肝篩查技術尚不普及的年代,許多人直到一次偶然的體檢才得知自己攜帶病毒。喜悅正是其中之一。20歲的她即將大學畢業,滿懷期待地邁向人生的新階段。然而,一次實習前的例行體檢讓她的生活發生了巨變。當化驗單遞到她手中,“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冰冷診斷深深刺痛了她。她站在醫院門口,感到前路蒙上一層揮之不去的陰影。

“實習單位會接受我嗎?”“其他公司會不會因此拒絕我?”這樣的念頭在她的腦海中揮之不去。更深的恐懼隨之而來:未來的生活會怎樣?社會的偏見,職場的歧視,甚至是伴侶的選擇,都像一道道無形的壁壘橫亙在她面前?!叭绻B自己都無法接納,我該如何面對別人?”這是她當時的內心獨白。

圖/視覺中國

中國曾經是乙肝高流行國家之一,尤其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乙肝的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1992年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我國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為9.75%,全國乙肝病毒攜帶者約為1.2億人[1]。在龐大的人口基數下,中國一度被冠以“乙肝大國”的帽子,乙肝更是成為一個隱秘卻沉重的話題。它不僅是一種病毒感染,更是一道無形的社會枷鎖。許多患者在疾病的困擾下掙扎,卻難以獲得科學治療,也難以擺脫社會偏見的陰影。

然而,命運的轉機,有時藏在時代變革的深處。1992年,衛生部將乙肝疫苗納入兒童計劃免疫[2],為新一代的孩子們注入了醫學的護盾;十年后,疫苗的普及更進一步,成為一項普惠政策,新生兒得以免費接種。這不僅是公共衛生領域的一次飛躍,更是社會責任的一次莊嚴承諾——喜悅的兩個孩子,不再受到乙肝的困擾。而未來的孩子,也可以擺脫乙肝帶來的歧視枷鎖,自由地擁抱生活的希望。

改變悄然而至。而一切的起點,或許就藏在那一支跨越代際的疫苗里。

如何才能摘帽?乙肝肆虐的那些年

我國于1990年代初確定將為兒童普種乙肝疫苗作為國家控制乙肝流行的主要策略。乙肝的傳播途徑包括母嬰傳播、血液傳播和性接觸傳播,在我國以母嬰傳播為主,占新發感染的40%-50%[3]。為了有效遏制乙肝的傳播,預防措施如健康教育、阻斷母嬰傳播和注射疫苗等被廣泛推廣,其中疫苗接種被國家明確為最重要的策略。1981年,血源乙肝疫苗獲準上市[4],這為我國的乙肝防控提供了第一道技術支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原所長趙鎧作為中國免疫學領域的權威,親歷了這場與乙肝的持久戰。他回憶起20世紀八十年代末的困境:那時,乙肝疫苗雖然已經問世,但早期的血源疫苗存在一定的缺陷?!笆紫人男Ч粔蚍€定,無法完全阻斷母嬰傳播,阻斷率大概在百分之八十幾[5]?!壁w鎧院士說道,“其次,通過攜帶者(血液)里面的表面抗原提取出來做疫苗,要長期采取攜帶者的血漿,這些人的健康會受到影響,血源外送也存在一定的污染風險?!?/span>

醫學的局限讓乙肝患者處境艱難,而社會的偏見則成為他們不可承受之重。在一些用人單位,體檢表上的“乙型肝炎”字樣往往意味著拒絕的開始。喜悅最初應聘的兩份工作分別是工廠的品管翻譯和五星級涉外酒店的行政崗位,知道她是乙肝病毒攜帶者后,“他們明確告訴我,因為我有乙肝所以不能錄取我。后來我盡可能地避開所有需要健康證的工作,只找到了一個銷售崗位,但公司半年后換了新的人力資源管理,要我重新做入職體檢并上交健康證?!毕矏偧群ε掠謶嵟?,“當時覺得自己馬上就要失業了,又憤怒為什么大家都把乙肝攜帶者視為異類,不肯放過?!?/span>

事實上,讓喜悅擔心的不僅僅是她的工作,更有她另一半的看法和下一代的健康?!爸雷约菏菙y帶者的時候,我第一時間告訴了我當時的男朋友,那時候我們在一起還不到兩個月?!彼X得自己的坦白有點“破釜沉舟”的意思,“他如果不能接受也非常正常,最多就是和平分手?!弊屜矏傄馔獾氖?,男友第一時間安慰了她,還對她做了不少科普,“他說國內其實有不少乙肝病毒攜帶者,這個病沒有那么可怕。后來我才知道,原來他身邊也有朋友是攜帶者,所以他才這么了解?!?/span>

圖/視覺中國

像喜悅這樣不幸卻又幸運的人,是少數。大眾的誤解和對下一代健康的擔憂,讓乙肝疫苗的技術改進迫在眉睫。

包括趙鎧院士在內的一眾學者向內求索的同時,也將目光放眼國際借鑒更好的解決辦法。1986年,大洋彼岸傳來了好消息——第一款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在美國獲批上市[6]?!霸诋敃r工業化跟標準有限的情況下,我跟一些同道因為了解到默沙東生產的‘重組酵母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很好,母嬰傳播阻斷率可以達到95%[7]。所以提出建議希望衛生部能引進默沙東的乙肝疫苗生產技術,當時得到了政府的支持,同意引進?!壁w鎧院士回憶道。

1989年9月,中國乙肝防控史上迎來了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那是一次意義深遠的握手,中國代表團與默沙東(MSD)在美國簽訂了《乙肝疫苗技術轉讓合同》。趙鎧院士作為代表成員之一,親歷了這一時刻。在他看來,這份合同不僅是一紙協議,更是一扇通向未來的窗。他還記得,時任默沙東全球總裁羅伊·瓦杰洛斯(Roy Vagelos)先生對乙肝疫苗技術轉讓很是支持,他在那次握手中告訴趙鎧:“消除乙肝是我們共同的目標,不是某一個國家的事情?!?/span>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暨南大學疾病預防控制研究院院長梁曉峰也在一次訪談中分享了這一技術轉讓背后的故事?!皩嶋H上當時默沙東公司沒有收取知識產權的費用,只是收取了兩條生產線的設備費用,同時還將中國的技術人員請到美國現場進行培訓。培訓完以后將設備拆裝運到中國,在中國裝好設備之后,專門又派技術人員來到中國,幫助中國技術人員實際操作,直到中國生產出完全合格的乙肝疫苗?!?/span>

1991年,世界衛生組織發表宣言,凡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攜帶率>5%的國家或地區,應實施對全體新生兒接種乙肝疫苗[4]。為了更有效地推動乙肝疫苗的普及,中國也在政策層面積極響應。通過技術轉讓,我國成功掌握了乙肝疫苗的關鍵技術,使得疫苗生產成本大幅降低,為后續的全民推廣奠定了基礎。

疫苗之光,照亮乙肝防控的漫漫長路

為了改變乙肝患者的被動局面,中國醫學界與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將目光投向更長遠的未來。從基礎科普到政策推動,逐步完善乙肝的疾病認知與疫苗管理計劃。盡管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與突破,卻讓困境中的人們看到了前方的光亮。

1992年,我國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在全國范圍推廣新生兒乙肝疫苗,實行自費接種。由于當時價格較高,接種工作主要是在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城市地區開展,乙肝疫苗全程接種率僅為30%[8],覆蓋率始終無法令人滿意。梁曉峰院長提到了當時的轉機:“國際疫苗免疫聯盟(GAVI)和中國政府統一拿出了經費[9],為全國的兒童免費提供乙肝疫苗,這個時候已經到了2002年。到2005年的時候,乙肝疫苗納入國家的一類疫苗,新生兒全部免費接種,不但疫苗免費,接種費也是免費的[2]。所以我們國家的乙肝疫苗這個時候的接種率大幅度提高?!?/span>

政策的進步離不開對患者困境的深刻理解,也離不開公共衛生事業的持續完善。乙肝不僅僅是醫學問題,更是社會問題?;赝嵌纹D難的歲月,乙肝的控制和防治史是中國公共衛生領域一次偉大的社會實踐。其中有基層醫務人員為疫苗科普與接種而奔走的身影,也有企業與組織國際合作中不計回報的付出。

先進疫苗技術的成功引進,迅速轉化為防控乙肝的有效武器。在隨后的幾年里,中國推行了針對新生兒的乙肝疫苗接種計劃。這一計劃的實施成果顯著。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檢驗學系主任崔富強對于這些數據記憶猶新,“2006年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當時我們5歲以下兒童乙肝病毒感染率已經降到了0.96%[10]。到了2014年我們再看全國做的調查,我們5歲以下兒童的乙肝病毒感染率水平只有0.32%[3]?!迸c1992年的9.67%[10]相比,百分之十到百分之零點三,數字已經足夠激動人心。結合我國的人口基數,小小的一支疫苗改變的是數千萬家庭的未來。

喜悅和男友結婚之后,他們特地找了有名的專家了解乙肝的情況?!皩<液臀艺f了很多乙肝方面的知識,讓我受益無窮,也知道了只要小孩在出生后第一時間打阻斷疫苗就好。我的兩個孩子都沒有感染,如今已經健康長大了?!?/span>

這場合作改變的不僅僅是中國國內的乙肝防控格局,也為全球公共衛生合作樹立了典范。從技術轉讓到人員培訓再到實地指導,每一步都承載著跨國協作的誠意與智慧。而中國通過這次合作,不僅收獲了乙肝疫苗生產能力,更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為后續疫苗研發與國際合作奠定了基礎。

今天,當我們回顧乙肝防控的漫漫長路時,1989年的那份技術轉讓協議仍熠熠生輝。它讓我們看到,摘掉乙肝大國的帽子,不只是醫學問題,更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們所追求的不僅是一場醫學的勝利,更是對守護全民健康的呼喚。

薪火相傳,新一代公衛防線的筑立

在乙肝疫苗普及數十年后,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迎來了累累碩果。一代代公共衛生工作者的努力,鋪就了健康中國之路,也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第四代人因疫苗而免受疾病侵擾,他們的喜悅不僅屬于家庭,也屬于那些將乙肝從“第一病”降至低谷的無名英雄。隨著乙肝疫苗接種覆蓋面的不斷擴大和治療方案的持續優化,這些曾經籠罩在疾病陰影下的孩子,終于有機會健康成長,擁抱光明的未來。

圖/視覺中國

乙肝疫苗的成功是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的一座里程碑,但它絕非終點。近年來,人乳頭瘤病毒(HPV)疫苗的引入成為公共衛生領域又一項重要突破。在每年1月的“宮頸癌知曉月”中,醫學界不斷發出呼吁,希望借助疫苗接種的力量盡快降低宮頸癌發病率。崔富強教授認為:“中國在乙肝疫苗接種中的成功經驗,完全可以遷移到HPV疫苗的推廣上,幫助我們實現疾病預防從局部到全面的升級?!绷簳苑逶洪L也表示:“目前,全球范圍內HPV疫苗接種率都在顯著提高,中國的努力也不例外。我們通過醫務界、婦聯和社會團體的共同推動,爭取盡早消除宮頸癌對女性的威脅?!?/span>

從乙肝疫苗的成功推廣,到當下對宮頸癌防控的全面布局,公共衛生體系的進步讓更多曾經高發的疾病變得可防可控。在這場防控升級的戰役中,疫苗不僅是防控傳染病的利器,更是衡量公共衛生體系成熟度的標尺。無論是對患者、醫生,還是國家,比治病更有意義的,是“治未病”。正如崔富強教授所說:“通過預防為主的策略可以為國家節省大量的公共衛生資源。疫苗接種是預防為主的策略里面最有成本效益比的一種策略?!?/span>

通過乙肝疫苗、HPV疫苗以及輪狀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等的創新升級,中國公共衛生事業始終堅定不移地前行。這些疫苗不僅是科學的結晶,更是無數公衛人士的心血凝聚。站在傳染病防控的最前沿,他們深入社區,帶動百姓參與衛生防病,成為引領健康生活的燈塔。

從基層醫生在接種點日復一日的堅守,到科研人員推動政策出臺,他們構筑了公眾健康的“第一道防線”。崔富強教授進一步指出:“完善公共衛生體系不僅需要技術升級,更需要加大對人才的培養和投入。只有培養更多優秀的公衛工作者,才能讓這些先進的疫苗和防控技術真正落地?!?/span>

站在時代的風口,中國的公共衛生事業正在向著更高的目標邁進?;赝?5年前圍繞乙肝疫苗的那場跨越國際的握手,再縱觀我國傳染病防控力量的持續提升,前行的每一步都凝聚著對生命的尊重。這不僅是中國公共衛生體系的里程碑,也是全社會共同努力的見證。展望未來,在一次次與疾病的抗爭中,“健康中國”的藍圖將愈加清晰,每一個孩子的笑容都成為人類勝利的注腳。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喜悅為化名)

參考來源:

[1]《中國乙肝防控策略和工作進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01. https://www.chinacdc.cn/jkyj/crb2/yl/bdxgy/yxbdxgy/202409/t20240906_298550.html

[2]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2005.

[3]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中華傳染病雜志, 2023,41(1) : 3-28. DOI: 10.3760/cma.j.cn311365-20230220-00050. 

[4] 《乙肝疫苗的前世今生》,福州市疾控中心, 

2018.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ylws/gjmygh/201809/t20180929_2625292.htm

[5] 陳惠峰,郭志宏,張友金,等.國產酵母重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及阻斷母嬰傳播研究[J].中國計劃免疫,2000,(04):214-216.

[6] 劉義思, 任姍, 鄭素軍, 等 . 乙型肝炎疫苗——從預防到治療[J]. 臨床肝膽病雜志, 2024, 40(5): 1021-1025. 

[7] 董春明,劉君卿,陳海平,等.重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對乙肝母嬰傳播阻斷效果觀察[J].中國計劃免疫,1996,(02):67-69.DOI:10.19914/j.cjvi.1996.02.007.

[8] 乙肝防控背景材料,疾病預防控制局,http://www.nhc.gov.cn/jkj/s3582/201402/036b7d2a661540c8a07e1f13f40098a5.shtml

[9] Evaluation of the Gavi-Government of China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programme, The 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s and Immunisation, 2019.

[10]《我國控制乙肝成效顯著》,疾病預防控制局,2013.07 http://www.nhc.gov.cn/jkj/s3582/201307/518216575e544109b2caca07fca3b430.shtml

若您想了解更多有關疾病知識的信息,請咨詢醫療衛生專業人士

02-2025-CN-NON-00574

網絡編輯:kuangyx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