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古董才是硬通貨
中國拍賣市場風向標
香港蘇富比2009春拍開鑼在即
由于正值全球范圍的金融危機 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價格神話破滅
抗風險力極強的中國古董市場
越發受到國內外藏家和投資者的關注
胡韻玫 GIA鑒定師 收藏宋代瓷器為主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胡韻玫藏《18世紀黃銅鎏金白度母和綠度母》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100萬的東西,現在30萬都很難脫手了。”香港抱趣堂合伙人謝宏中這樣說現在的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市場。這一觀點過于極端,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和中國當代藝術價格神話破滅,對當代藝術品市場一直保持樂觀情緒的藏家和投資者來說,謝的話確實有些令人心驚膽戰。
而與此同時,有許多證據表明,國際藝術品市場正加強對中國古董拍賣(書畫和器物)的關注。數據顯示,中國傳統及現代繪畫的價格相對低,但卻顯現出強勁的增長。傳統書法在中國大陸的價格走勢更是強勁。工藝品領域中,諸如宋明清高檔瓷器、佛像和家私等,在拍賣場上的表現也非常不錯,尤其是在中國(內地同香港)以及倫敦和紐約的一些大拍賣公司的專場。
胡韻玫藏《清中期掐絲琺瑯萬壽紋碗一對》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中國古董拍賣的勢頭穩步上升”
許多拍賣行幾年前曾開設中國當代藝術專場,剛開始廣受追捧,但從2007年底開始便顯露疲態,成交量有不小的萎縮,普遍價格下跌明顯。即將到來的2009年春季拍賣,幾乎所有有名望的拍賣行,都撤銷了中國當代藝術拍賣專場,而古董和工藝品拍賣專場上的拍品卻更精益求精。蘇富比中國藝術部國際主管仇國仕表示:“現在市場對獨特珍罕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之需求持續殷切。”將于2009年4月8日舉行的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拍賣會上,將有包括唐代 明代及清代逾70 件珍藏獻拍,估價逾2億港元。
“當代藝術家定位不清楚,在世藝術家作品價格遠遠高于一些古代精品,年輕藝術家的名氣甚至蓋過德高望重的老藝術家,這些都是畸形表現。”香港益善堂主人、收藏家、古董鑒定家胡韻玫(MA,GG)認為,“中國古董拍賣的勢頭會穩步上升”,這一觀點不僅基于她個人喜好,更是從市場發展角度分析得出的。
根據“雅昌藝術網”的統計,同比2007年春季拍賣,2008年當代藝術市場份額由29%降至24%,而古董珍玩部分由28%升至34%。胡韻玫認為,中國古董以前的身價“普遍被低估”,之后在幾年時間內出現了“自幾倍到幾百倍的躥升”,好東西“越來越少,越來越稀有珍貴”,出現僧多粥少的現象,對于收藏者來說是好勢頭,使得藏品成為最穩固的硬通貨。而從投資角度來看,由于拍賣公司不斷調升交易手續費,使得中低端交易受到不小的阻礙,反而高端的拍品,由于手續費相對較低,則根本不受任何金融局勢的影響。
胡韻玫藏《明(15世紀)掐絲琺瑯雙龍紋三足盤》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收藏古董要成系統”
拿4月8日香港蘇富比拍賣中的一件《唐八世紀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來說,這是一件龜甲制梳妝盒,為中國唐代皇家贈送給當時日本圣武天皇的禮物,呈八角形,長約35.6厘米,表層鑲滿珍珠母和琥珀制成的花瓣。如此精致稀有的梳妝盒自然成為焦點。此前由于全球資產價格下滑,所以香港蘇富比也對梳妝盒的預估價做出相應調整,降低了30%后,預計成交價會超過4000萬港幣。專家預計這個古董盒子“會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及私人收藏家必爭之物”。
而熱衷古董器物收藏的胡韻玫,卻對此不以為然,“收藏古董一定要成系統。”古董分為古代書畫和器物兩大門類,其下還分各個小門類,她的收藏脈絡是以瓷器為重,更以宋瓷中的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為主要研究對象,至今她已經收有70件左右的器物,有的擺在家中櫥柜,有的藏于銀行保險柜,以此不斷梳理自己的收藏系統。所以,“再有價值的古董,只要不在我的收藏系統內,或者遠遠超過我的年收藏限額,我都只是當作娛樂新聞消遣一下。”
胡韻玫藏《清中期仿哥釉作棱折沿洗》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而同在香港蘇富比09春拍中出現的幾件明清瓷器則讓胡韻玫興奮不已—《明宣德青花藏文“平安頌”高足碗》(預料成交價將超越2000萬港元)和《清乾隆粉青釉浮雕芭蕉葉鏤空纏枝牡丹圖長頸膽套瓶》(估價1500萬至2000萬港元)。胡韻玫表示,現在明清官窯市場價格遠遠超過宋代器物,這是市場口味的循環所致,“民國初,文人士大夫或大家族都以收藏青銅器、古代書畫和宋瓷為最高級別的精神享受。在上世紀80年代之前,宋瓷也比明清瓷器的市場價值高。宋瓷保留至今的器物數量并不多,但是精品比率高。”她拿出一件南宋元時期的《龍泉青瓷蓮葉蓋罐》,現時價值只區區幾十萬港元,樸素簡潔的外表和線條,比起明清時期的繪彩抑或雕刻顯然不是一類貨色,但做工極其精到,色彩通透亮麗,勝似一葦渡江的從容氣度。一般的宋瓷精品現時價格都在20萬以上,好的會達到幾千萬,她相信不久的將來,世人會漸漸發掘宋代工藝美術的獨特之處,而宋瓷的市場價值會再一次超越明清時期的器物。
財力、眼力和魄力,是胡韻玫總結的三大古董拍場必需。當然大前提是“做足功課”,有條件就得“事必躬親”。她經常在倫敦、紐約、香港和北京之間飛來飛去,有時到了拍場一件不拍,但一定要“摸一摸心頭好”,這樣才能積累經驗。而對于拍賣秘訣,胡韻玫表示自己不僅關注大拍賣公司的所有大拍賣季的新聞,更是要了解一些小專場抑或是一些小型拍賣公司的動態, 才不至于 “迷失自己”。(尹榮先生對本文亦有貢獻)
胡韻玫藏《清晚期胭脂紅描金纏枝花卉梅瓶》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專家介紹
胡韻玫 現居香港。臺灣大家族后裔,父親是顯赫一時的臺灣大收藏家。曾于臺北“故宮博物院”學習陶瓷鑒定和制作,曾于揚名海內外的民間華人收藏家團體——清履雅集任職秘書。在美國留學工作期間,取得博物館學碩士學位,獲得GIA鑒定師執照,擔任過畫廊的中國藝術指導,藝術雜志社的特約記者?;氐较愀鄱ň雍?,在國內某拍賣行擔任過香港代表。2004年起開始全職系統收藏中國古代工藝品,以收藏宋代瓷器為主。堂號“益善中國古美術”。
香港蘇富比2009瓷器及工藝品春季拍賣會部分珍品
1. 2. 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
唐八世紀
估價:4000 萬港元
玳瑁嵌螺鈿“荷花鴛鴦”圖八方蓋盒(細節)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3. 明萬歷 雕金漆“云龍爭珠”圖高足書格一對,
“大明萬歷年制”款
估價:1500萬-2000萬港元
明萬歷 雕金漆“云龍爭珠”圖高足書格一對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4. 明宣德 青花藏文“平安頌” 高足碗,
“宣德年制”款
估價:2000萬港元
明宣德 青花藏文“平安頌”高足碗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5.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芭蕉葉鏤空纏枝牡丹圖長頸膽套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1500萬-2000萬港元
清乾隆 粉青釉浮雕芭蕉葉鏤空纏枝牡丹圖長頸膽套瓶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
6. 清雍正粉彩“萬花錦繡”圖碗一對,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價:1500萬-2000萬港元
清雍正粉彩“萬花錦繡”圖碗一對 圖/Kenny Ho 本刊資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