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6年沒過上完整的春節丨記者過年
我特別能理解生育意愿不強的年輕人。我們這一代人對于撫養孩子的理解、撫養孩子的模式與我們的父輩完全不同,僅僅撫養孩子耗費的時間、精力,與父輩相比就是幾何級的增長。
責任編輯:錢昊平
正月初六,帶孩子去晉江的海邊玩。(南方周末記者翟星理|圖)
正月初一上午十點半,我帶著兩個孩子去愛人工作的醫院,陪她吃新年的第一頓午飯,其實就是醫院食堂的盒飯:一份米飯配一個雞腿、一小份豆泡炒肉、一小份炒包頭菜。
我們本來想點一些外賣,但是附近的商家都沒營業,全城送的商家配送時間都在一個半小時以上。只能作罷。
她科室的休息間很小,又擺滿了她同事的個人物品,空余的地方只能放得下兩張行軍床。我們搬來兩把凳子拼在一起當簡易餐桌,鋪上報紙,就坐在行軍床上用餐。
吃飯的時候,我兒子說要給我們講一個笑話。他讀小學三年級,這半年迷上了笑話,除了讓我給他買笑話大全,他還和同學互講笑話交換素材。后來他們的素材逐漸枯竭,他就讓天貓精靈給他講笑話,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笑話是這樣的:讀高中的小明突然嫌棄媽媽做的飯不好吃,媽媽換著花樣給他做,他還是不滿意。于是,小明建議媽媽去報一個培訓班。幾個月后,媽媽學成歸來,做的第一頓飯就被小明吃光了,但是小明吃完直喊疼,為什么?因為小明媽媽報的是散打培訓班。
但讀幼兒園大班的女兒聽不懂這個笑話,非要我再給她講一個“超級無敵好笑的大笑話”。我就講了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