犟老爸養牛|記者過年
這兩年,牛價跌得一塌糊涂,短視頻軟件總給我爸媽推送很多養牛戶的賠本經歷。按市場供需規律,當一種剛需品價格走低時,一部分從業者會離開,市場逐漸呈現供小于求,行價自然上漲。老爸犟,他堅定地要做“釘子戶”,再賭一把。
責任編輯:譚暢
整日在牛圈里忙活的老爸的背影。南方周末記者 鄭丹 攝
大年初七,晚上10點剛過,12頭小公牛沖出牛圈。鄉下的夜色黑得很濃,幾支手電筒的光束打過去,一雙雙锃亮的牛眼睛似乎透著野性和敵意。
奶奶和老爸聞聲跑出大門,連外套都沒來得及穿。牛群受到圍堵后橫沖直撞,撒歡蹦得老高,試圖朝敞開的路口沖出去。
那個路口由奶奶撐了一支細棍圍堵。瘸腿的她已經老了,萬一遭牛襲擊,根本招架不住。我突然感到恐懼,本能地喊她退后,迅速持棍沖到她面前。牛群受驚,一個急轉彎掉頭,幾頭?;乖诒嫔锨爸虻?。
“有幾頭牛已經跑了,快去追?!贝笪鞅钡狞S土高坡,零下10℃的氣溫,雪未化。奶奶一面哆嗦“凍死了”,一面指揮我爸媽沿路追牛。我們繼續跟牛群僵持,敵不動,我不動。
我哪里見過這個場面。聽老爸講過,牛群以前就沖出牛圈一次,他一個人應付不來。就在我開始腦補這或許是個不眠之夜時,跑掉的四頭牛被老爸追回來了。
又一個混亂的場面上演。我媽拄棍站在大門前,我和奶奶原地守著,老爸在另一個路口揚起鐵叉,寵物狗也攪和在牛群里狂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