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中國行動力領袖】陳凱歌 要像撣落塵土一樣

《梅蘭芳》好評如潮,這部沉穩而有氣韻的電影讓人們覺得,當年是不是錯怪了陳凱歌?又或者,那個樸素而有氣度的陳凱歌回來了?

至于問到他的寬厚氣度是如何煉成的,他回答道:“可能因為我信佛,或有忍辱之心。不管什么事情到第二天,都應該忘到九霄云外。佛家教導我們,要像撣落塵土一樣,把自己所有的心思和憂慮都撣掉。”

 



《梅蘭芳》好評如潮,這部沉穩而有氣韻的電影讓人們覺得,當年是不是錯怪了陳凱歌?又或者,那個樸素而有氣度的陳凱歌回來了?

在首映式上,他誠懇地說:“《梅蘭芳》有很多缺點,請大家批評。”為這部電影忙了三年,陳凱歌要給自己一個交待。他向自己交出了這部厚實的電影,交給別人的則是他的虛懷若谷:“《梅蘭芳》沒有自傳的成分,因為我沒有資格。”這讓人想到他1980年代在紐約闖蕩時的那張照片:大胡子、目光勇武堅定,背景是樸素的床和樸素的桌椅,三件而已。

陳凱歌多年來是以 “霸道”著稱的。王家衛曾說:“我看陳凱歌的電影,就是要欣賞他那股霸氣。”他確有霸氣。有一次在機場登機,排隊等候時,兩個俄羅斯人大搖大擺地到最前面夾塞兒。這時,陳凱歌走上去,用英語質問他們:“你們在自己的國家也不排隊嗎?”演員們也見慣了他的霸氣。監視器前,一張便攜帆布軟椅,陳凱歌威嚴正坐,身不動,眼不斜,嚴苛到拍上幾十條也屬正常。

現在,這個傳說中霸氣的陳凱歌則笑言自己是“性情中人”。“歷史是顆釘子,我要在上面掛上自己的傳奇。”這是他傲氣方剛的性情,支撐著他一部部電影拍下來,佳作頻仍。而今到了第十部,他卻如勇進的激流舒緩下來,變得開闊深邃。當攝影師要求他做出一點霸氣的表情時,他笑說:“我哪里是個霸氣的人,記者都知道。”“環境對我的影響有限,我現在是盡享天倫。”他這樣概括眼下的狀態。到了知天命的年紀,他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散漫一點”,因為“漸生懶惰之心”。

懶惰未必是真懶惰, 只是“壯心不已,野心不再”罷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80后也好,90后也好,我們早晚會被更年輕的創作者所代替,去看他們創作出來的更好的作品。對此我是抱著一種非常欣慰的心情的。”不是人人都有境界欣慰,陳凱歌的透徹,在于他的胸襟。對于《梅蘭芳》是不是在號召大家關注京劇的疑問,他回答說:“這是個人的選擇與趣味。拍電影沒有那么實際、功利的目的,不管是我還是電影本身,都沒這個用心。”他只想用心踏踏實實地拍一部好電影,就夠了。

陳凱歌出身書香門第,文化底蘊好,是圈里的共識。小的時候看書,“要么看著看著,于萬籟俱寂中突然擊掌大笑,直笑到滿床打滾兒;要么看到半截,眼珠翻向天花板,半晌一動不動。”現在,讀書依舊是他的心頭好,而且他又開始了寫作。20年前,他出版了《少年凱歌》;20年后,他寫就《我的青春回憶錄》。這本書的寫作過程本身已動人至深:“我在寫作本書時,不僅是作者,也是讀者。我看我的錯誤, 我看時代的荒謬,我看青春的汁液鮮血般淋漓。本書的主題是克服恐懼。”

幾乎同時出版的還有《梅飛色舞》。這兩年,他把所有的休息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了。獨坐書桌,仿佛重回少年時光,不同的只是對自己深入的程度。妻子陳紅到現在也難忘當年陳凱歌留給她的印象:“書讀多了,就有那種知識分子的靦腆。”而朋友們也說:“他讀書多,不會變成一個很輕浮、快樂的人。”

而家庭生活里的陳凱歌,則充分展示了他溫柔、活潑的一面。他被陳紅視作一個“簡單的大孩子”,兩個兒子則管他叫“肥仔”。陳凱歌在招呼兒子的時候,也從不喊名字,而是吹口哨。但玩鬧后,他又常對孩子們說:“你們要心疼媽媽,媽媽是最辛苦的人,每天晚上兩三點鐘還要給你們蓋被子。你們可以對我不好,但這一輩子不能對媽媽不好。”這讓陳紅差點落下淚來。

現在,尚沒有投入下部電影創作的他,會將大把的時間用來和妻兒相處。陳紅晚上想去古董店,雖然九點多了,陳凱歌還是會欣然作陪。而諸如叮囑陳紅“冬天干,多擦點護手霜”的溫軟提示,更是時時有之?! ?br />
類似的“模范夫妻”話題出現太多,陳凱歌覺得很奇怪,“我一直沒把自己當作一個了不得的人,這不是很正常嗎?”至于問到他的寬厚氣度是如何煉成的,他回答道:“可能因為我信佛,或有忍辱之心。不管什么事情到第二天,都應該忘到九霄云外。佛家教導我們,要像撣落塵土一樣,把自己所有的心思和憂慮都撣掉。”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