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肉“熄火” ,“素食經濟泡沫”破滅?丨世界豆類日
一位素食者曾感慨:“植物肉很好,但它還不夠‘像肉’,也不夠便宜?!?
未來,或許我們不會完全放棄吃肉,但可以選擇吃更多的豆類,正如一位素食者所說的:“每一顆大豆,都是我們對地球的一份承諾?!?/blockquote>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0年4月27日,以“植物肉”為原料的“植培黃金雞塊”產品在肯德基上海和平店首次公測。視覺中國|圖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一種食物不僅是優質、廉價的蛋白質來源,更是最接地氣的“百變明星”。無論北方的豆腐腦、南方的豆花,還是川菜中的麻婆豆腐、江浙的素雞,它無處不在。
它就是豆類。在中國古代,它就與稻、黍、稷、麥并列為“五谷”。隨著全球對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關注,豆類又迎來了“高光時刻”。植物肉——一種以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為原料的“人造肉”,迅速成為食品行業的新寵。
2025年2月10日,是第七個世界豆類日(World Pulses Day)。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官網,2025年世界豆類日的主題被定為:“豆類:為農業食品系統帶來多樣性”,口號則是:“愛豆類,健康飲食和地球”。
人們為何應該吃更少的肉,去選擇更多的豆類?我的采訪對象曾給出了很多答案,他們篤信全球人口增長、氣候變化和資源短缺的壓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