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哪吒:是小英雄還是二世祖?

《封神演義》和《西游記》中的哪吒,其實是“護教惡哪吒”和“殷郊唫哪吒”的“融?!?,很多地方都沒融好,埋了很多坑。所以后來的影視作品,也都在努力填坑。

責任編輯:辛省志

最近《哪吒之魔童鬧?!芬宦繁?,成為春節檔電影票房冠軍,連帶著哪吒神話本身,也成為各網站討論的熱點。筆者最近就在某知名問答網站看到一個提問:“《哪吒鬧?!分心倪笖_民在先,人家找他理論,他殺死人家還侮辱尸體,這種惡劣的行為為何卻被美化成了主角?”

最高票回答說:“不是美化,是長期以來的民間傳說受眾都不會天然地把自己代入到東海方面的勢力里去,絕大部分的受眾終其一生都不敢想象自己能用‘東海都是我家的’這種口氣跟人說話。在他們一生的世界觀里,東海的人見得多了,而哪吒根本不存在,只能夢里想想?!?/p>

易言之,這個回答認為大家之所以支持哪吒打夜叉、抽龍筋,是因為哪吒代表了廣大無產階級對剝削者的痛恨——然而這實在經不起推敲,因為哪吒自己也是三太子,是陳塘關總兵最驕縱的小兒子。若說階級代入,那普通平民難道就能代入李靖、哪吒這一家子權貴嗎?

而且《封神演義》原著中的哪吒,確實就像個無法無天的官二代,殺石磯和斬龍鬧海的部分尤其殘暴血腥蠻不講理。

于是又看到一種觀點說:“《封神演義》也不是原著,哪吒的故事早于《封神演義》就已經開始流傳,一直都是懲惡揚善的小英雄。是《封神演義》歪曲了哪吒的形象,把出身佛教護法神的哪吒寫成頑劣少爺,妥妥禍亂人間的大魔頭石磯反而寫成了仙家弟子,顛倒黑白信口胡謅?!?/p>

哪吒的故事早于《封神演義》出現,這一點沒有啥疑問。然而若真的去找《封神演義》以前的哪吒故事,你只會發現越早的哪吒越頑劣,越蠻不講理,而且在之前哪吒根本不是小孩子。

實際上,如今我們看到的哪吒,其人設、故事、性格、長相,基本都來自另一部春節檔電影中的另一個角色——“殷郊”。

禪宗故事里的哪吒沒有家庭不和

蘇軾的弟弟蘇轍有一首詩就叫《那吒》:“北方天王有狂子,只知拜佛不拜父。佛知其愚難教語,寶塔令父左手舉。兒來見佛頭輒俯,且與拜父略相似?!?/p>

從這首詩來看,宋代流行的哪吒形象,是一個佛教信徒,和他爹的關系雖然一般,但也僅僅是不拜父而已,并沒有深仇大恨。實際上,哪吒原本只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