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主動打流感疫苗了 | 記者過年
媽媽算了一筆賬,2023年接種流感疫苗花160元,2024年只花120元,如果真得了流感,達菲、速福達的價格遠超這個數,何況還要自己受罪。這道數學題像是她在菜市場砍價,風險概率換算成了冬瓜與白菜的差價。
流感疫苗有點像每年都要從頭開始的長跑。第二年能不能接著去打疫苗,第一年的情況很重要。流感疫苗的保護率有限,大概只有50%,所以我一直避免跟媽媽說“打了疫苗就能不得流感了”這種話,擔心萬一這年得了流感,第二年就不想接種疫苗了。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4年10月24日,一位居民正在杭州市拱墅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流感疫苗。視覺中國|圖
“今年得流感了嗎?”
每到冬天流感季,跟媽媽打電話開頭我總會問這么一句,成了一個固定儀式。所幸,這兩年我聽到的答案都是“沒有,很好”。
從2023年秋天開始,我連續兩年帶著媽媽接種流感疫苗,“應該打流感疫苗”這件事也慢慢進入她的意識中。過年期間,聽到大S流感并發肺炎去世的消息,除了震驚和悲傷,媽媽還疑問:不知道她打流感疫苗了嗎?
我一直覺得,“流行性感冒”這個名字太有偽裝性,像是披著羊裘的豺狼,容易讓人以為只是感冒的一種,我媽也是持這種想法。但實際上,流感和感冒完全不同,相比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癥狀嚴重,一般會高燒、肌肉酸痛、咳嗽等。
生活在老家的一些親戚聯系緊密,住的地方離得也不遠,一周總能聚在一起聊聊天,自然也為病毒傳播制造了土壤,2023年春天,幾家人接連患上甲流。我媽也不例外,高燒38攝氏度以上兩三天,水泥封鼻,嗓子沙啞,說話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