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探1900》背后的大歷史,不只事關中國人
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一周多后,《唐探1900》登陸春節檔,這部以美國排華運動為故事背景的電影因此與現實產生了耐人尋味的互文關系。
讓排外情緒演變為民間種族暴力乃至國家政策的,僅僅只是民族認同嗎?
責任編輯:劉悠翔
2025年1月20日,特朗普在就職美國總統后數小時內連下多道移民相關行政令,全面扭轉拜登政府過去四年來的移民政策。這一系列行政令包括封鎖國界、嚴厲打擊已身處美國的無證移民等多項措施。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道行政令指示聯邦機構自30天后開始不再給予非公民子女出生公民權。出生公民權受《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承認,中國人也為這項權利的落實貢獻了重要力量:1898年,一位在美華人起訴美國政府,最高法院在美國訴黃金德案(United States v. Wong Kim Ark)中裁定,所有在美國領土范圍內出生的孩子,無論其父母的移民身份如何,都可以獲得公民身份。
在一個更大的歷史圖景中,美國對移民的甄別、接納與排斥從一開始就與中國人直接相關。1882年頒布的《排華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不僅是美國第一部大范圍限制移民的法案,還是第一部根據種族和社會階級限制移民群體的法案。明尼蘇達大學移民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漪蓮(Erika Lee)認為,排華運動永遠改變了美國人看待種族、移民和美國移民國家身份的方式。
特朗普開啟第二個總統任期一周多后,《唐探1900》登陸春節檔,這部以美國排華運動為故事背景的電影因此與現實產生了耐人尋味的互文關系。一些觀眾認為《唐探1900》在導演陳思誠的“唐探宇宙”中顯得格格不入,但陳思誠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表示,與拍攝“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之初他對類型片和人性探討的極致追求相比,如今他已超越了那個階段,對個體與大時代之間的關系更感興趣。
電影《唐探1900》中的舊金山唐人街華人幫會“少幫主”白振邦(右二)。片方供圖
很大程度上來說,《唐探1900》讓人們重新思考一部國產電影將故事背景設定在“唐人街”究竟意味著什么:唐人街不僅是一個混合了中國元素和異國情調的背景板,也為離散華人面臨的文化、社會和政治沖突提供了敘事空間。于是我們看到,《唐探1900》講述了一個不只事關中國人的故事,還呼應了中美兩國當下強烈的社會情緒。
“中國人必須走!”
《唐探1900》的故事發生在1900年的美國舊金山。當地華人首領白軒齡(周潤發飾)的兒子白振邦(張新成飾)被指控謀殺了白人女性愛麗絲和印第安酋長六手,被害者的尸體在位于唐人街的中國大戲院后巷被發現。愛麗絲的父親格蘭特(約翰·庫薩克飾)是一位極端排華的政客,企圖利用女兒被害一案推動永久取締唐人街的新政策。為了洗清兒子的嫌疑,解除唐人街的危機,白軒齡邀請留美青年秦福(劉昊然飾)前來協助調查。與此同時,華裔印第安獵人阿鬼(王寶強飾)為追查養父被殺的真相,也來到了舊金山。二人在調查過程中相識,決定聯手破解案件。
在當代電影中,《唐探1900》罕見地準確呈現了19世紀末2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