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同比下降約20.5%丨政經十事

責任編輯:張玥

2025年2月8日,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610.6萬對,較上年減少了157.4萬對,同比下降約20.5%。離婚登記數同比微增1.1%、至262.1萬對。

統計顯示,全國結婚人數在2013年達到頂峰的1346萬對后持續下降,2022年降至683萬對。2023年受疫情積壓需求釋放影響短暫回升至768萬對,2024年再現明顯下行趨勢。對比峰值時期,當前結婚規模已縮減超五成。

1978年,全國結婚登記數為597.8萬對(據《2020中國民政統計年鑒》),為有統計以來最低。這也意味著,2024年全國結婚登記數降創46年新低。

中山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侯佳偉,長期關注人口發展。她向南方周末記者分析,當前影響結婚人數減少的三大原因是:適婚年輕人群減少、初婚年齡持續延后,以及生育觀念的轉變?!氨鄙蠌V深的初婚年齡已經在30歲以上了,這部分人群本身就在減少,同時又在不斷地往后推(結婚時間)?!?/p>

未來5-10年,結婚人數是否會筑底或觸底反彈?侯佳偉認為,很難說底線是多少,未來可能還會繼續減少。結婚人數的持續減少可能進一步加劇生育率的下行壓力。2022年,我國生育水平已經降至1.05。

侯佳偉提到,歐盟一些國家的生育水平在1.5左右,其中一半是婚內生育,一半是婚外生育,如果只看這些國家的婚內生育,其實已經跌到了0.7左右。對于中日韓等東亞國家而言,仍然是婚內生育為絕大多數。隨著結婚越來越晚、越來越少,生育水平必然會繼續走低。

以韓國為例,2023年總和生育率僅為0.72,這與韓國年輕人晚婚不婚密切相關。以30-39歲分性別人口為例,男性未婚比例從2010年的37.87%升至2020年的50.79%,女性從20.41%升至33.61%。換言之,現今在過了生育黃金期但尚能生育的年齡,男性有一半的人未結婚,女性有三分之一未婚,不婚不育現象普遍。2022年男性和女性平均初婚年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