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勵:豪俠,貪玩鬼,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推薦理由:
2024年,方勵執導的紀錄電影《里斯本丸沉沒》在院線上映。影片超越意識形態和國別視角,聚焦人在戰爭中的真實狀態和戰爭留下的無法彌合的創傷。片中戰俘們的抗爭、士兵和漁民在絕境中展現出的人性救贖的力量、后代對親人的刻骨思念,激起觀眾強烈的情感震蕩。
方勵旺盛的生命力、共情力和好奇心成就了這部電影。銀幕之外,他亦借此活出了富有濃度和趣味的人生。從方勵身上我們看到,一個人的能量不僅仰仗其所擁有的資源,更來自于信念、行動力和氣度。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發自:北京
責任編輯:楊靜茹
一個多月前,紀錄電影(Documentary Film,區別于電視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在一次影片路演的前夕,突然暈眩、嘔吐,參加媒體頒獎活動上臺領獎時,自覺“搖搖晃晃,幾次都咣嘰撞在墻上”。
10天后,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時,方勵在我們面前侃侃而談,精氣神完全看不出是70開外的人。他說,“前幾天能走直線了。去做了腦部、頸椎核磁,啥事都沒有。醫生說是前庭神經炎?!?/p>
只是眼瞼下深深的黑眼圈,和踱步時弓著的背,到底泄露了透支與疲憊。為了這部電影的海內外宣發,方勵連軸跑了四個月、近兩百場路演。醫生說他不能再奔波。但在“大老方”的人生詞典里,沒有“停下來”這回事。何況是為了《里斯本丸沉沒》——他生命時間軸里最重要的事之一。
據貓眼電影數據,《里斯本丸沉沒》票房收入為4737.8萬元,離收支相抵還差很遠。但在方勵心目中,這從來不止于一個電影項目,而是他對1816個盟軍戰俘家庭和255個中國漁民家庭的承諾。
前半生,方勵浸淫于金融和地球物理、海洋調查技術;近二十多年里,他主導或參與了16部電影的制片。他不愛睡覺,酷愛觀察和玩耍;不事消費,卻會為自己看重的項目不計成本;在2014年和2024年的兩次一席演講中,他喊話年輕人,要多體驗、少算計,“珍惜生命最好的途徑,就是把自己的生命淋漓盡致地燃燒透了?!?/p>
方勵本人,正是他這套生命哲學最徹底的踐行者。
清流與溫度
《里斯本丸沉沒》的緣起要追溯到11年前。2014年,方勵和韓寒拍攝電影《后會無期》時,從普陀去東極,坐在交通艇的甲板上與船長聊天,聽到了一個充滿血淚、殘暴和人性高光的故事。
1941年12月,香港的幾千名英聯邦士兵在與日軍鏖戰17天后被迫投降,成為戰俘。1942年9月底,日軍將1800余名戰俘送上貨船“里斯本丸”,意欲將他們運往日本做勞工。在行駛到浙江東極海域附近時,里斯本丸被美軍潛艇誤判為戰船,發射多枚魚雷擊中。此后的25個小時里,日軍將戰俘們封鎖在船艙底,釘死艙門。英軍戰俘奮勇自救,破艙逃生。危難之際,浙江舟山漁民劃著舢板救起了384名戰俘,并給他們提供食物、衣物和庇護所。盡管如此,仍有828位戰俘或被淹死、或被日軍射殺、或被困在船中未能逃生。
聽過之后,方勵對這段歷史再也無法放下?!罢l讓我既懂海洋調查,又拍過電影?”第一步,他帶領勞雷工業的員工,用兩年時間找到了沉船的準確位置;接著,他聽說了林阿根和丹尼斯·莫利兩位事件親歷者仍在世,決定用鏡頭記錄下寶貴的口述。
起先,他只打算拍個適合小屏幕的紀錄片。但隨著他花費兩百多萬元在英國三大報紙上刊登尋人啟事,團隊找到了380個戰俘家庭,并采訪了其中的一百多個家庭。許多人是頭一次對外人(包括家人)講述那段創痛深切的過去。在去加拿大采訪到另外一位幸存老兵威廉·貝寧菲爾德后,方勵決定:要把這段歷史搬上大銀幕。
2023年8月15日,倫敦南岸英國電影協會放映廳,《里斯本丸沉沒》試映。彼時,電影的動畫部分還未完成,攝制組采訪的三位事件親歷者相繼去世,方勵擔心“再不放映,會來不及”。
試映會后的一個月內,方勵收到了130多封充滿感謝的留言和電子郵件?!拔业哪樁伎毂晃悄[了?!被叵肫鹉且?,淚點本就低的方勵又一次要哽咽。
在國內觀影時,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楊蕊一度疑慮,這樣一個外國人在遙遠的二戰歷史上的災難斷章,何以要大費周折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趙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