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試著用AI進行文學創作,沒有滿意過一個段落
寫作是一件很復雜的事情,拋開作者長期的、自發的訓練不說,那些徐徐拉開的畫面,悅耳的詞組,會呼吸的標點符號,都帶有明顯的個人特質,有地緣性,暗含道德標準,彰顯多層次、多價值的多元精神世界。
責任編輯:溫翠玲
“AI消滅的,首先是文學?!痹绯?,微信群里群友說了這么一句話。
起因是,有群友讓AI幫忙寫了一首詩,覺得那詩讓人感動,也讓人感覺崩潰,自己寫不出來那么好的詩。于是,另有群友如上那么說,他還解釋:作家的偉大之處在于能夠寫出人人所想而寫不出的文字,有了AI,不存在寫不出了。換言之,有了AI,人們不需要作家了,每個人都可以創作文學作品。
話題還被延伸,群友們說AI寫出的詩讓人嘆為觀止,AI寫出的材料可以平替辦公室主任寫的……
我沒有參與討論。我是一個業余作者,常常推敲語句的順序,字詞的修飾,標點符號的用法。我也下載過兩個AI程序,摸索如何使用。
兩年前的一個傍晚,一位朋友急切地打電話給我,讓我下載ChatGPT。他告訴我,他兒子在某知名大學讀博士,使用過ChatGPT后,認為借助它可以大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