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從宜居到“煉獄”的演變
一項研究揭示了金星的悲劇性演化路徑,它表明行星的宜居性極度脆弱,微妙的平衡一旦被打破,“天堂”亦會淪為 “煉獄”。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25年2月15日傍晚,夜幕緩緩降臨,月亮還沒有升起,天空中就已經開始上演了一幕壯麗的視覺盛宴——金星迎來“最亮”的極值,成為真正的“夜空中最亮的星”。然而,人類對太陽系中離地球最近的這顆行星了解其實并不多。
金星的大氣層以二氧化碳為主,溫室效應導致金星表面的熱量難以散發,形成了極端的高溫高壓環境。視覺中國|圖
長期以來,關于金星的環境演變存在著諸多爭論,這顆星球上是否有過海洋?它究竟經歷了怎樣的演化歷程?近日,一項研究揭示了金星大氣演化的可能路徑,表明金星或許曾經擁有過類似地球的宜居環境。
地球的“姊妹行星”
金星,我國民間稱“啟明星”“太白星”或“太白金星”。由于它非常明亮,且經常出現在黎明或黃昏時分,因此常被古人視為吉祥或災難的預兆。實際上,這是因為金星是太陽系中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而且其軌道位于地球內側,距離太陽較近,表面有濃密大氣籠罩,反照率高達72%,遠高于其他行星,因此在地球上觀測到的金星格外明亮。
金星的直徑、質量和密度均接近地球(比地球略小),內部結構也極為相似,擁有可能呈熔融狀態的鐵鎳核心、呈固體且局部熔融狀態的硅酸鹽地幔和巖石地殼,長久以來被視為地球的“姊妹行星”。但奇怪的是,它們二者的地表環境卻有天壤之別。據觀測,金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