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交卷年,這些綠色信號不容錯過
從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轉型的難點在于各省份發展清潔能源的資源稟賦不一,和過去的能耗雙控類似,中央如何合理分配地方的考核目標將是接下來各省份關注的重點。
零碳園區和綠色建筑正被各省份視為新機遇。17個省份提及建設零碳園區,14個省份提及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而在2024年地方兩會中,這兩個關鍵詞的出現不超過5次。
“新三樣”固廢(退役動力電池、廢光伏組件及風機葉片)問題日益凸顯。盡管國家層面“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尚未出臺,但廣東和青海已經在2025年工作部署中點明“實施固體廢物綜合治理行動計劃”。
“受污染農用地溯源整治”表述未在過往三年各省份報告中出現,2025年首次被4個省份提及,這或與《土壤污染源頭防控行動計劃》有關,該計劃要求2027年底前,受污染耕地集中的重點縣(市、區)基本完成溯源。
責任編輯:曹海東
2024年9月6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水槎鄉西陽村某風力發電場,機械設備正在吊裝風機葉片。視覺中國|圖
如果以“綠色”為開頭組詞,你的腦海會閃現哪些綠色系詞匯?
2025年,地方人代會召開期間,各地方政府作的53萬字政府工作報告里,包含近100個答案:綠色轉型、綠色消費、綠色貿易、綠色建筑、綠色金融……
這些詞匯串起了全國各省份的綠色轉型計劃。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也是我國 “雙碳”目標提出5周年,各省份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做了呼應。
以“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這一地方政府核心KPI為例,除了必要的GDP目標,有26個省份將綠色KPI列入其中,主要涉及單位GDP能耗、碳排放強度、水、空氣、主要污染物排放等生態環境指標。
典型者如青海,目標最細致:“長江、黃河干流、瀾滄江出省境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96.3%以上;全面完成‘十四五’期間能耗強度下降和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目標?!?/p>
這也是青海連續兩年將環境任務作為新一年工作的頭號任務。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多數省份的頭號任務為擴大需求、提振消費的經濟任務,環境任務平均排在第七位。
環境任務中,協同、轉型和治理是高頻詞。14個省份將“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放進環境任務的標題,13個省份在標題中突出“全面綠色轉型”。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各省份交出的2025年工作安排,還釋放了哪些綠色信號?
能耗雙控收官戰,難打也要打
“十四五”收官年,“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表述成為地方兩會報告的規定動作,河南、湖北、內蒙古、青海4省份特別強調了單位GDP能耗完成“十四五”考核目標,寧夏則表述為全面完成“十四五”資源能源消耗、生態環境質量等任務。
能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是重中之重,單位GDP能耗正是能耗強度的指標?!笆奈濉币巹澨岢鐾晟颇芎碾p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2025年單位GDP能耗比2020 年降低13.5%,并將目標分解至地方進行考核。
南方周末記者統計發現,包括前述4個省份在內,共有14個省份將單位GDP能耗列入主要預期目標,其中5省份給出具體目標值,黑龍江計劃降幅最大——單位GDP能耗降低3.5%左右。
不過,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由于近年來能源電力需求保持高速增長,而經濟增速放緩,一些省份恐怕難以完成“十四五”設置的能耗雙控目標。
“以往部分省份曾在年底通過大范圍的拉閘限電,突擊完成能耗雙控目標,在當前的經濟形勢及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