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擔心體育老師“生病了”
新學期伊始
北京2月17日發布
《關于進一步加強新時代中小學
體育工作的若干措施》
(以下簡稱“體育八條”)
其中要求北京市小學和初中
每天1節體育課
高中每周3至5節體育課
學生們紛紛表示
再也不用擔心體育老師“生病了”
在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體育教師與學生一起打籃球。
體育老師一度被認為是
最容易“臨時有事”的人群
很多人在學生時代
都經歷過這樣一種無奈
“體育老師生病了”
“這節課改上數學”
……
期盼已久的體育課被占
那種失落感
現在回想起來仍難以釋懷
北京市西城區奮斗小學學生在打籃球
隨著改革措施的發布
學生在校參與體育運動的
時間和質量將得到進一步保障
“體育八條”指出要強化運動負荷監測
杜絕“說教課”和“不出汗”的體育課
防止教學內容碎片化、隨意性
學校不得以任何形式擠占體育課
杜絕“陰陽課表”
要讓痛快流汗成為體育課常態
北京市豐臺區外國語學校學生在練習投籃
在項目安排上
“體育八條”把“三大球”作為重點
要求小學、初中
將“三大球”至少一項
納入體育課必修內容
高中要開設“三大球”模塊教學
在中小學全面部署“班級賽”
完善市、區、校、班
四級校園體育聯賽機制
促進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
全員化、常態化、品牌化
圖為2024年11月27日在湖南省長沙市舉行的首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女子排球金牌賽現場。新華社記者 薛宇舸 攝
去年11月
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推出
首屆全國青少年三大球運動會
以賽事為引領
鼓勵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
努力提升“三大球”振興發展合力
日益完善的體系建設
讓如今“班級賽”的MVP
未來有機會站在更大的舞臺上
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學生在打籃球。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校園體育就是要讓每一名學生
都能享受體育帶來的樂趣
“班級賽”的普及面大
能夠很好地調動學生
參與鍛煉的積極性和熱情
不僅教會學生如何去贏
也要教會學生怎么面對失敗
如何從失敗中汲取經驗
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學生在踢足球。
無論是體育課、“班級賽”
還是更高級別的賽事
大力開展校園體育活動的初衷
都是緩解“小眼鏡”“小胖墩”
“小豆芽”“小焦慮”等問題
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
持續發力
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學生在練習排球。
去年9月秋季學期開學之際
北京發布義務教育階段新改革
將中小學“課間10分鐘”
整體優化為“課間15分鐘”
課間休息時間更充裕
鼓勵師生走向戶外
積極參與體育運動和健身活動
北京市豐臺區外國語學校學生在課間活動中
如今,北京市中小學已實現
“課間15分鐘”全覆蓋
以“微改革”撬動“大體育”
讓更多學生走出教室、走進陽光
推進課內、課間、課后服務
一體化設計
天津、遼寧、貴州等多地中小學
也陸續出臺政策
延長課間活動時間
讓體育融入學生日常生活
2024年9月,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學學生在打籃球。
讓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業內人士指出
真正激活課間動能
還需加強配套保障機制建設
運動設施和專業指導必不可少
家長和社會輿論
也要對孩子們難免的磕碰
多一些理解與包容
共同支撐起
孩子“撒歡奔跑”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