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語文還要背課文嗎?丨議教
由于中高考按學生的考試分數和排名來評價與選拔學生,基礎教育各科目的應試化傾向難以扭轉,語文教育的應試化傾向在過去三十多年時間中有加劇趨勢。
隨著AI的快速發展,我國基礎教育也在推進“AI+教育”。但是,當前的“AI+教育”,在具體教學中往往演變為“AI+應試教育”,即用AI技術來服務刷題、提分、總結考點。
責任編輯:錢煒
2025年2月14日,學生們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欒城區凌空橋路小學舉著剛剛領到的語文新教材。(視覺中國/圖)
“孩子已經背哭了,散文真的太難背了!”
“都AI時代了,如果說背誦經典古詩文,還能培養學生的記憶能力、表達能力以及提高文化素養,那背誦這么多的所謂現代文‘美文’,還有意義嗎?”
以“小學語文課文難背”為關鍵詞,在社交媒體上能搜到很多家長們諸如此類的討論。
隨著AI的快速發展,DeepSeek的廣泛應用,一些家長質疑,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背誦現代文,既增加學生的負擔,也與時代脫節。學生用AI很快就可生成一篇文采不錯的文章,為什么要把作家原本就很個性化表達的文章一字不差地“背下來”?
這是一個值得討論的問題:AI時代,還需要以背誦方式學語文,尤其是,還需要背那么多的現代文嗎?
其實,早在多年前,語文教學中背誦太多的問題就引發過爭議。后來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義務教育階段要求學生背誦古今優秀詩文,具體篇目可由教科書編者和語文教師推薦,其中古詩文1-6年級有75篇,7-9年級有60篇(段)。雖說是“推薦”,但在具體教學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