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成為良師,程序員如何重塑個性化學習?
“AI老師很重要的一個工作,就是收集記憶,變得越來越像真人?!标惤ㄈA一邊盯著前方,一邊講述他心中的AI老師,目光仿佛落在未來。
2024年8月,粉筆上線AI老師“粉筆頭”,這是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領域首個垂域大模型項目,可以為學員提供個性化、智能化的輔導服務。粉筆CTO陳建華是這個項目的負責人。程序員的工作龐雜且細碎,歸納起來就是“讓AI老師更像人”。
“更像人”的方向大致有兩個,一是更專業,即能夠快速、準確、翔實地解答學員的問題;二是更懂你,即隨著學員使用粉筆產品的頻次和時間增多,在收集他們使用習慣、聽課記錄、??煎e題、所在地域等資料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回答問題。例如,一個新用戶和一個老用戶,一個山東人和一個上海人,或一個人在使用粉筆產品一周和一個月之后,向AI老師提出同一個問題時,得到的答案都會不同。
設想一個場景:一位學員曾經向AI老師提問某個問題,但在??贾?,他依然做錯了同一道題,下次再求助AI老師時,系統就會換一種方式回答,給出另一個角度的解題思路。陳建華解讀AI的思考路徑:“學員做錯題,主要是還不具備做對這道題所需的能力,AI老師會記得哪種回答對他無效,下次會換個方式幫學員提升能力?!?/p>
粉筆CTO陳建華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這是粉筆技術部門的同事時常掛在嘴邊的話,意思是真正會打仗的人,不會在戰斗中突顯自己的能力。反映在粉筆的產品上,就是把技術“藏”起來——用戶認同粉筆產品好用,流暢不卡頓,也會有所收獲,感覺AI老師越來越像真人等,但不會從這些感受中意識到“粉筆的技術厲害”。這恰恰是他們所期望的。
以用戶為中心,這是每個粉筆人的共識。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現在的日常工作決策中,我比較謹小慎微,連微博都很少發言了?!痹?024年的粉筆年會上,創始人張小龍的一句話引得全體員工會心一笑。大家都知道,“謹小慎微,很少發言”需要老板付出很大的忍耐力。
“性情中人”是所有粉筆員工對張小龍的一致評價,幾乎每個人都能歷數曾被他一針見血指出問題的經歷——他會對直播人員說,“不要搞饑餓營銷那一套,我最討厭那種靠低價擊穿一切的帶貨風格”;也會跟老師說,“教學生的時候不要只教應試技巧,要讓學員學到實在的知識和能力,以后去其他行業,或在生活中能用得上才行”……
在粉筆,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總裁魏亮擁有張小龍的絕對信任。張小龍完全放權,曾在公開場合稱贊魏亮“是非常在意細節的人,是最好的職業經理人”,以魏亮為首的技術團隊,也成為粉筆內部罕見的“沒被批評過”的團隊。
張小龍和魏亮極具反差,張小龍是一團永不止息的火焰,魏亮則永遠像一片波瀾不驚的湖面。
“永遠理性,深度思考,情緒極其穩定”,在技術部,沒有人不崇拜魏亮,“當我們看到前三步時,他已經看到了十步之外,把事情梳理得非常清楚?!标惤ㄈA加入粉筆時,技術部門只有魏亮一個人。在跟魏亮吃了頓飯后,他很快做出決定,成為技術部的第二個人。
這頓飯的魔力在于,魏亮深度剖析了處在起步階段的粉筆,將收入情況、增長趨勢、未來前景與工作內容娓娓道來,清晰且有力,讓陳建華看到了充滿可能性的自己。
十年后,魏亮在那頓飯上描述的所有場景都一一實現,“甚至是遠超預期的”,陳建華補充道,“我當時沒有想過,這個小公司能上市?!?/p>
魏亮講述的關于粉筆的未來也同樣吸引了劉雨洋。劉雨洋是粉筆的13號員工,來粉筆之前已經有豐富的工作經歷,對行業的情況比較了解?!八晕仪宄?,亮總很真誠,沒有在畫餅,分享的都是干貨?!?/p>
如今,劉雨洋也已經是助理副總裁,但即便帶領著一個不小的技術團隊,他也反復強調“我現在還是程序員”。他形容自己的團隊像一個實驗室,自己不是實驗室主任,而是一個老一點的、各方面懂得多一點的博士師兄。
粉筆助理副總裁劉雨洋
“扁平化”是粉筆在經營管理上的顯著特點,通俗來講,就是領導和員工之間沒有級別差異。技術開發部幾位負責人都表示,自己沒被老板罵過,但常被下屬懟——內部討論時,大家暢所欲言,從不顧及身份,如果領導說得不對,隨時可能被團隊成員質疑和挑戰。
技術開發部的管理者很享受這個過程,只有員工都把自己當作普通用戶,從用戶角度考慮問題,才能及時糾正自己工作中的偏差。
一如張小龍曾在年報中寫的話:粉筆的企業經營不強調“狼性”,強調“人性”。
“只懂技術的人,做不好技術”
作為一家以用戶為中心、以產品為主導的公司,“人”的重要性尤為突出。無論是做好產品,還是服務好用戶,歸根結底是以人為本。
在人員擴張方面,粉筆相對克制,盡管業務量持續激增,但技術團隊總共只有一百多人——這是刻意為之的結果。
正因為擴大團隊規模的腳步放緩,才讓扁平化管理、快速響應迭代等理念得以實現,通過傳幫帶的方式,技術開發部每一個員工都無比熟悉自己的工作,確保公司得以更高效地運轉——像AI老師這樣通常要籌備半年到一年的大項目,最終只用了兩三個月就順利上線,并得到了用戶的良好反饋。
年輕、聰明、主動,是粉筆技術部門招聘時最看重的三個特質。這里的年輕并非指年紀,而是思維和心態的年輕,加入粉筆,便要有不斷迭代自己的勇氣。
如今,試用各種APP成為技術開發部員工們的工作之一,一方面關注科技最新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更貼近年輕人的所思所想?!拔覀兊挠脩舸蠖嘁彩悄贻p人,這個年齡段的人關注什么話題,有什么潮流,追哪些明星,我們都需要了解?!?/p>
陳建華提到,有些產品,用戶剛一注冊,就會不斷接到售賣電話,用戶深受困擾。正是深知電話銷售會令用戶不適,張小龍在公司內立下規矩:任何人不許對學員進行電話售賣——這一舉動打破了教培行業依賴電話轟炸式營銷的常規操作。
粉筆堅信口碑傳播,認為只要把產品做扎實,用戶會用腳投票。從這個意義上講,用戶就是粉筆最重要的“銷售團隊”。
“聰明”是粉筆技術部門看重的另一大特質,員工在具備專業素質的同時,需要具備高超的學習和理解能力。
粉筆創業之初傾向于招聘成熟的技術人員,有經驗,能快速上手。在業務穩定后,便通過校招選拔了大量人才,他們或許不熟悉直播、題庫等業務,但聰明靠譜,學習能力強,快速成長為可以獨當一面的業務骨干。
“主動性”則是粉筆技術部門最看重的一項特質,在工作上表現為“需要懂技術,但不能只懂技術”。究其原因,依然是“以用戶為中心”這一核心理念的延續。技術部門需要思考的不只是做好技術,而是技術如何更好地為產品、為用戶服務。
技術開發部曾面試過一位在“大廠”負責訂單業務的程序員。面試過程中,這位應聘者非常熟悉訂單業務環節內的工作,但對上下游知之甚少,也沒有主動去了解過,最終沒有通過面試。在陳建華看來,程序員如果長期習慣于自己作為一顆螺絲釘的屬性,便很難適應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思考模式。
“你別老是說你技術多牛,別老是站在技術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也要嘗試理解一些別的業務,理解一些產品,理解一些用戶?!痹诩夹g部門內部,陳建華時常警示同事們,把關注點向相關業務延伸一些,對日后與其他部門交流、理解對方的意圖很有幫助。
技術人員常會陷入“以我為主”的工作誤區,把時間精力投入到讓自己興奮的領域,為實現某個功能而興奮。如果在發明創造領域,這可能是個優點;然而在公司層面,如果技術方向偏離了服務用戶這個目標,就往往會變成“自嗨”。這也是粉筆特別看重技術人員主動性的原因:主動思考,這個方向是否能為產品增色?是否能為業務賦能?是否能讓用戶滿意?
AI老師的上線,對技術人員的主動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千人千面是“AI”的特性,這也決定了AI老師的回答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對沖不確定性的唯一解,便是技術人員更強大的確定性,即在懂技術、懂AI的同時,也要懂課程業務。
“我們需要有一個基礎認知,否則無法判斷AI回答得是否準確。如果每個問題都要求助教研老師,鏈路太長,效率低下?!?/p>
在AI時代,技術人員面臨的挑戰變得更大,更需要員工主動學習技術之外的知識。
馴服AI的不確定性,已經是粉筆技術部門正在努力的方向。
“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在教育領域,“高質量”“大規?!薄皞€性化”三者難以同時滿足,因此被稱為不可能三角。在真人老師時代的確是這樣,但AI老師的出現似乎為教育行業帶來了更多可能。
當下的AI老師有多像真人老師?未來的AI老師會不會比真人更厲害?這兩個問題關乎粉筆的今天與明天,現實與愿景。
80分,這是團隊對AI老師當下成熟度的打分。這并非技術團隊自己的預估,而是基于用戶的評價,以及粉筆教研老師的內部評估。目前已有大量用戶對AI老師的點評質量進行評分。
2025年,粉筆技術團隊的務實目標是將AI老師提升到真人老師90%的程度,途徑是扎扎實實提升質量,增強個性化程度。
AI老師剛推出時是純文字版本。盡管回答質量不低,但學員對海量文字的吸收效果顯然不如真人講授。于是他們想了很多辦法,如何以用戶更能夠接受的方式,把“一堆文字”傳達給他們。
第一步是加入“數字人”,即運用虛擬人口述的方式代替文字輸出,增加了交互性,讓點評的真實感以及用戶的體驗感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第二步是拆分文字。比如國考的AI面試環節,AI老師會把學員的面試評價分為六個維度,在每個維度上給予一個評分。學員結合各個維度評分,再看AI老師的點評文字,就會對自己的表現以及需要補強的方向更明晰,后續學習也會更加有的放矢。
而對于AI老師的個性化,大致可以歸納為一句話:使用越多就越懂你。技術開發部會從技術上極力避免模板化,削弱框架感。從學員側的感受來說,有人喜歡中午學習,有人喜歡晚上學習,當AI老師摸清一名學員的學習規律后,會適時在他們習慣的學習時段提醒他們,為他們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督促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再比如,有人習慣“干貨型”授課風格,喜歡老師直給答案;有人則習慣“故事型”授課風格,如果老師能在講課中適當開玩笑,多舉案例,會更有助于他們掌握知識。AI老師會收集學員在授課過程、課后??嫉拳h節的數據,分析學員的具體情況,在之后的授課中逐漸使用對這名學員更有效的講課方法。
粉筆技術團隊普遍認為自己是務實的理想主義者:目光不只盯著眼前,也看向遠方。這份理想與務實從他們對待AI的態度上就可見一斑。
AI無疑是當下熱詞,是很多企業的終極理想。粉筆也有自己的AI理想,但他們選擇了更務實的路線。
早在2015年,AI的概念還不是人人皆知的時候,粉筆就推出了“智能批改”,當時解決的用戶痛點是:如何提升申論成績。很多用戶知道自己申論得分比較低,但苦于不知扣分點在何處,如何能提升上去。智能批改可以識別用戶的手寫版試卷,根據常見扣分點對申論內容做出判斷,給出建議。效率的巨大提升受到了用戶的熱烈好評。
AI的理想潛藏在每一位粉筆技術人員的心中,但在AI技術尚不成熟時,要不要將其產品化,解決一部分用戶的難題?他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不求完美,逐步迭代,務實地解決當下可以解決的問題,向著理想逐漸進發,積跬步以至千里。也正是因為他們一直做好了技術儲備,才在近兩年AI大爆發之際,在AI老師項目上取得了不凡的成果。
2025年,粉筆技術開發部的一大任務就是將智能批改系統大幅迭代升級,用最新的大模型技術對其賦能,在中文語義識別、個性化回答等方面再做增強,提升用戶的體驗感。
“不忘初心,永遠以用戶為中心,說到底還是這句話?!?/p>
2025年是粉筆創立十周年的節點,也是下一個十年的起點。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陳建華認為AI老師或許真的會有超越人類老師的那一天,腦機接口、VR、AGI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都可能加速這一進程。
未來無法預知,越是發展迅速,守住初心就越發重要。
如今,粉筆已經成為行業頭部企業之一,但技術團隊并不敢有絲毫松懈。劉雨洋常用一個例子警醒自己:外賣行業剛崛起時,方便面廠商可能并沒意識到危機來臨。面對未知的前方,唯有兢兢業業地做好每一件事、服務好每一位用戶,才能讓自己更踏實一些。
胸有理想,敢于想象未來的遠大圖景;腳踏實地,把邁向理想的每一步走穩走實。這是粉筆技術團隊正在踐行的事。展望未來,他們希望能保持年輕心態與迭代思維,永遠年輕,永遠迭代——迭代產品,更迭代自己。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