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筆的“焦慮”和自我迭代產品,影響學員一生
2015年,唐思涵加入粉筆時,沒想過能和粉筆同行十年。當時的粉筆還是一個前景尚不明朗的初創公司,僅依靠十幾個人高效運轉。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面試的?!碧扑己貞?,在北京三里屯SOHO的一間狹小辦公室里,她聽CEO張小龍用一個半小時講述自己對教育的狂熱理想和粉筆的價值觀,“相較于老板的角色,他更是一個教育者,當時面試感覺他不像是招攬員工,更像是在尋找同行的伙伴?!?/p>
此時,初創的粉筆向公考行業投下一粒變革的種子,粉筆人開始破土而出,向上生長。
用戶與粉筆的第一面
市場上大大小小的公考培訓機構如過江之鯽,但沒有哪家像粉筆一樣擁有如此大的話題性。從誕生開始,因為創始人張小龍的行業名氣,粉筆自帶流量,有一批忠實的擁躉,但到今天,用戶選擇粉筆已經不僅僅是因為創始人的影響力。
人們逐漸發現粉筆用戶粘性極高,且與品牌之間有深厚的情感連接。
盡管張小龍將大量精力和資金投入在師資、產品、技術等方面,但“酒香也怕巷子深”——要讓用戶認識粉筆,了解粉筆的產品,就必須讓自己的招牌擲地有聲。
一向不走尋常路的粉筆,在品牌的運營上也獨辟蹊徑。
唐思涵曾連續三年帶領團隊舉辦OpenDay,目的是打破距離的間隔,讓用戶感受最真實的粉筆。初創時期加入粉筆的員工大多還記得,原本隔著屏幕和電話線的面孔清晰地出現在自己面前,虛幻卻又真實。
當時一大批學員從全國各地趕到北京,有的學員背著大包小包的家鄉特產,有的學員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有的學員需要多次轉乘不同的交通工具,但是抵達粉筆后,每個人臉上都掃盡疲憊,眼中只有興奮。
他們終于看到了粉筆的“幕后”——上課時講話利落干脆的老師,私底下桌面凌亂無序;屏幕前以幽默話頻密著稱的老師,生活中社恐又容易臉紅;講話聲音很好聽的客服小哥哥和小姐姐,其實溫柔又愛笑。
從來沒有哪家機構像粉筆這樣努力地貼近用戶,力求通過每一個細節傳遞出真實的溫暖和關愛?!斑@是一場雙向奔赴?!碧扑己瓰橐粓鰣鲂⌒鸵娒鏁铝硕x,“我們希望讓用戶看到一個有血有肉的粉筆,一家公司是冰冷的、沉悶的,還是熱血的、激情澎湃的,用戶真的能感受到?!?/p>
僅靠“自來水”學員口口相傳,粉筆一點點擴散影響力,與用戶建立更緊密的聯系,最終擁有了可觀的用戶群。同時,伴隨著粉筆規模的擴大,新媒體運營團隊也逐漸有了更明晰的劃分。
2015年趙文嘉走進粉筆時,粉筆只有官方微博和微信兩個發聲出口,但運營思路另辟蹊徑,用人文、生活場景等等串聯公考知識和干貨,在行業內已屬首創。趙文嘉入職后便開始參與“粉筆公考”的賬號運營。如今,她已經成為新媒體運營部公考部的負責人,在她看來,新媒體是多數用戶認識粉筆的首選渠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戶的選擇。
當時粉筆定下的基調是:在同行業別的賬號上能看到的東西,粉筆一定有,看不到的東西,粉筆也要有。事實證明,這個策略不但讓粉筆在線上快速聚集了大批用戶,還吸引來大量“破圈”的粉絲,微信賬號的關注數從7萬漲到100萬,只用了一年。
2022年的年報里,張小龍寫下一句底氣十足的話:粉筆多年的堅持是有回報的,雖然前期慢,但我們流量幾乎都是自然流量,我們用戶大多來自于口碑傳播。
能擁有這樣的底氣,是因為粉筆的宣傳全部來源于真實的用戶反饋。
“用戶反饋好,是因為我們的課程夠好,是因為我們的老師夠好,是因為我們確實技術做得扎實?!碧扑己f。無論是她還是趙文嘉,都跟隨粉筆奔跑了十年,直到現在,她們依然總會被自己的同事感染——“他們太優秀了”,這句話唐思涵說了無數次。
越來越多考公人涌入這個賽道,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這對粉筆的新媒體運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緊跟時事熱點,要了解年輕人關注的內容,不僅需要提供干貨,更要打動用戶。
于是,粉筆不斷伸出觸角,抖音、小紅書,凡是年輕人聚集的平臺,都能看到粉筆的發聲,讓更多人了解粉筆的產品。
翻滾著向前
如果說新媒體是用戶認識粉筆的首選途徑,那在用戶選擇粉筆后,良好的產品使用感才是保證口碑的基礎。
粉筆的產品線緊貼著公考特性來設計,并且針對筆試和面試設立了單獨的事業部。
因為產品面向全國用戶,不同地區的用戶偏好不同,甚至同一個省不同地市之間也存在較大差異,需求更是翻倍的復雜。
“我們是翻滾著向前的?!碧餁J說,“產品的研發一刻都不能停?!碧餁J是筆試事業部高價項目與題庫的負責人,他認為,在不斷挖掘用戶需求的過程中,粉筆需要最快速、高效的運轉,以確保想在前面,跑在前面。
以沖刺階段的學員為例,粉筆會給出一套能最大限度提高分數的學習方案。例如粉筆一款針對考前的產品,旨在指導僅剩三周時間復習的用戶如何“戰略性放棄”,幫助用戶把時間合理地分配到最能得分的項目上去。
在粉筆,用戶不需要思考“我怎么學”,每個學員都能夠在粉筆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我們希望做到用戶跟著我們學就可以——這就叫作最短學習路徑?!碧餁J說。
要給出“最適合”并不容易。粉筆精品班的所有學員都會有大課老師和小班老師,前者教知識點,解決80%的學習疑問,剩下20%的薄弱點就交給小班老師。一期考試結束,下一期新題就要上線,粉筆逐漸摸索出一套機制,來確保產品創新和升級迭代一直滾動向前。每期考試,粉筆都會收集學員的分數,分析不同基礎的學員在粉筆的提分效果。
“進班的時候大家的基礎是不一樣的,每個學員在我們這里獲得什么樣的成長,我們都會去分析,看產品對學員來說到底有沒有價值,”田欽說,“通過分析,我們又可以對產品進行優化升級?!?/p>
在這套機制中,學員的反饋非常重要。粉筆會不定期發放調研問卷,獲取學員的建議,還設立了獎勵機制,鼓勵學員給題庫挑錯。
2019年,粉筆對題庫進行了一次大規模升級,將線上??疾煌季淼念}量、考點、模塊、賦分,全部嵌入系統,從技術層面避免錯誤。另一個大動作,則是把整個題庫都拿出來校審一遍,連標點符號都要修訂,“光改逗號就改了幾千個”。
直到今天,粉筆的產品早已備受推崇,其中,粉筆??几瞧迫?、破紀錄的存在,但謹慎的態度在粉筆內部仍然是種普遍狀態。
這種緊張感源于責任心。雖然每個上架的新產品都是通過對用戶的分析而研發,上架前也已經充分評估,但用戶的認可度仍然無法預估。田欽每次都抱著焦慮與期待共存的心態等待數據——有銷量,有課程評價,也有學員考試分數。
“以用戶為中心”,這是粉筆人共同的價值觀,不是在制度規則下的認同,而是從最初便找到了“靠譜”的人,一同做“靠譜”的事。一切回歸本源,還是為了切實給用戶創造價值,并因此得到市場的認可。
粉筆的盈利邏輯其實非常簡單,“我們賺的不是用戶的錢,”田欽說,這是粉筆一直以來做產品開發的宗旨,“我們賺的是效率和品質的錢。作為一家科技公司,我們要做的是提升效率、壓縮成本,讓我們的服務質量保持不變,這對我們的產品來說也是正循環?!?/p>
嚴謹、專業、正確
如果說,筆試進面的概率是幾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那進入面試之后,成功上岸的幾率幾乎是三分之一。因此對用戶來說,面試產品是他們抵達終點之前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面試事業部負責人楊光的職業發展路徑幾乎與粉筆的成長同頻。2016年他加入粉筆時,公司的業務開始真正鋪開。
入職最初的三個月是楊光最“痛苦”的時期,也是粉筆產品線誕生前的陣痛——沒有人知道如何做公考線上的面試產品,行業從無先例,粉筆只能拓荒,摸著石頭過河。
最初問世的產品是面試系統班,從今天的視角看,是極其消耗的勞動密集型工作。
彼時,粉筆尚未搭建起自己更加完善的系統,但為了保證學員的上課質量,粉筆投入大量時間進行社群服務,保障每一次課堂的“售后”。老師們的直播授課結束后,社群里開始熱鬧非凡,每個社群的班主任會在群里發兩道題目,學員們會在群里討論,把答案上傳到群文件,老師再去下載點評。
“雖然枯燥,但有意義?!睏罟饪陀^地評價粉筆的第一個面試產品,“對學生有幫助?!?/p>
隨著粉筆的規模不斷擴大,產品和技術的迭代與升級也在持續進行,逐漸成長為“一站式平臺”,用戶的全部學習數據和點評服務都放在這個平臺集成管理,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教輔方式也更加豐富。
很快,更具針對性的產品問世,并經歷了三次迭代,從最初的線上模式,到線上線下協同的OMO模式,再到個性化輔導模式。目前,粉筆正在開發全新的4.0版本,用AI功能輔助學員的面試學習。今天,精品班已成為粉筆最核心的面試產品。
龐大的用戶群體、近十年的運行,不僅為粉筆積累出強大的品牌效應,也沉淀下海量的面試題庫,這是粉筆引以為傲的產品,市場上幾乎找不到比它更全面的題庫,每一道都確保優質、精準,并配了詳細專業的回答示范。這正是粉筆產品的縮影——嚴謹、專業、正確。
因為產品直接關系到用戶的職業人生道路,所以更需要精益求精,“我們就想把產品做得更好,把內容做得更專業,讓用戶感覺使用更便捷?!睏罟庹f。
十年前,楊光剛進粉筆時,總聽到張小龍掛在嘴邊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十年過去,無數學員在粉筆的幫助下走完了“上岸”的最后一步,開啟他們職業生涯的全新旅程。
滿足而不知足
直到現在,已經成功上市的粉筆依然保持著創業的激情。即便已經成為行業內毋庸置疑的頭部,但在內部,每個人仍然帶著極大的創造力嘗試迭代和創新,追求一種“向上生長”的動力。
相較于短期盈利,粉筆更注重長期主義,愿意靜下心來扎扎實實做產品,不厭其煩地打磨產品細節,以改進培訓教學的質量,提升學員的體驗。
在過去的十年,粉筆走出了一條高歌猛進的道路,而教育是永無止境的事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滿足而不知足”是粉筆當下的狀態,因為通向下一個十年的道路才剛剛起步。
作為教育工作者,粉筆人從不同的人生背景走出來,卻因相同的價值觀在粉筆相聚。
“我覺得最驕傲的事情,就是一直在做對用戶有價值的事情,所有的產品都是為了用戶?!?/p>
唐思涵仍然會想起自己第一次和張小龍的對話,他堅定地說:“產品本身扎實是對的,你讓用戶自己能深刻感受到它的好是對的,實惠是對的,老師們該獲得更高的報酬是對的?!?/p>
做正確的選擇也許并不難,但堅持做正確的事,卻需要迎難而上的勇氣和放棄捷徑的決心。當他們堅守“正確”,就選擇了一條更艱難的路,但好在,催動他們不斷創新的純真情懷卻始終未變:讓好的職業教育走進每一個有需求的地方。
以互聯網填埋教育的鴻溝,以向上生長的樸素態度佇立于風口。十年高速增長的背后,是一群人的信念堅守——日拱一卒,全力以赴。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