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繼承,收歸國有”?誰在分配孤寡老人的遺產

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空巢化因素疊加之下,老年人遺產繼承成為一個社會問題?!斑z產管理人制度是為了保護遺產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保護繼承當事人的利益而創設的?!?br />
遺產管理人主持財產分配有法律效力,也解決了遺產糾紛都要上法院的痛點。但有時候,作為遺產管理人的民政部門不能、不敢、不會裁量,制度在這個環節上空轉。

“沒有遺囑,后續所花的社會成本是(立遺囑的)幾十倍甚至上百倍?!标悇P建議民政部門排查孤寡老人,推動其制定遺囑。

責任編輯:譚暢

孤寡老人遺產處理是社會性難題。視覺中國圖

孤寡老人遺產處理是社會性難題。視覺中國圖

430萬元和一套兩居室房屋,是上海七旬老人葛老伯的全部財產。三年前的夏天,老人過世,他沒有子女,父母妻子均已離世,名下財產無人繼承。

作為葛老伯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門,上海市徐匯區民政局被法院指定為遺產管理人。葛老伯的堂弟夫婦兩次將徐匯區民政局告上法庭,要求分得老人的全部遺產。

近日媒體報道,徐匯區法院判決,認定老人名下房屋為無主財產,房產變賣后所得款項收歸國家所有。這也是上海首例由民政部門申請認定的無主財產收歸國有案。

新聞一出,引發公眾熱議。有人在評論區表達不解:憑啥收歸國有?有血緣關系的親戚,怎么就不能繼承全部遺產?

這同民法典增加的遺產管理人制度有關。上海市政協委員、律師張玉霞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葛老伯的遺產并非直接全部歸親屬所有,而是經過法院開庭審理,根據各方陳述及證據材料,結合親屬對于孤老的扶養時間、扶養程度等情況,酌情認定親屬應得的遺產份額。她認為,遺產管理人制度能讓孤寡老人遺產得到更公平合理的分配處置。

中華遺囑庫創辦人、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遺囑庫項目辦主任陳凱則表示,若政策供給不足、配套不足,缺乏有關部門的配合,遺產管理人依舊寸步難行。

“帽子下面沒有腿”

沒有留下遺囑,沒有指定繼承人,葛老伯的財產歸處成了難題。

負責解決這一問題的,是被法院指定為遺產管理人的徐匯區民政局。在張玉霞的理解里,遺產管理人制度用于處理無主財產的初衷,是為了妥善保管和處置被繼承人的遺產,以免受到損害。

類似的孤寡老人遺產處理難題,此前亦有發生。張玉霞做過靜安區遺產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