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才開始彈的“巴赫”:鋼琴家席夫巡演中國

對學鋼琴的人來說,從最初的《小步舞曲》到著名的《十二平均律》,“彈好巴赫”是每一個學習階段的必修課。

“這被認為是巴赫最棒的作品,是他最后的創作,在學習順序上也應該是鋼琴演奏者最后學習的作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是巴赫最難彈的作品。我一直等到70歲生日那天,才開始第一次嘗試?!?/blockquote>

責任編輯:劉悠翔

我從未經歷過如此完美的寂靜!席夫謝幕時難掩激動,剛剛邁進后臺便夸贊起與他共同完成神奇時刻的現場觀眾。那是在202512日音樂會第14首賦格演奏中,席夫在巴赫停筆的地方停了下來,以原譜上未完成的方式,完成了此次的演奏,音樂廳內保持靜默將近一分鐘之久,之后全場掌聲雷動。有網友感慨:剛剛好像巴赫本人在舞臺上按下了暫停鍵。

20251月,安德拉斯·席夫時隔6年再次開啟中國巡演,兩套曲目中分量最重的作品來自巴洛克音樂藝術巨擘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J·S·Bach,1685-1750,本文以下統稱巴赫)在生命最后創作的《賦格的藝術》。用一整場獨奏會演奏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席夫——這位現如今樂迷們眼中最懂巴赫的鋼琴大師,在新年伊始就為觀眾們奉上了現象級的演出。

的

2025年1月,席夫在中國國家大劇院演出現場。牛小北 攝

對我來說最難的部分是,當你演過了《賦格的藝術》之后,你就很難再對其他作品感興趣了,席夫半開玩笑地說,這被認為是巴赫最棒的作品,是他最后的創作,在學習順序上也應該是鋼琴演奏者最后學習的作品。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它也是巴赫最難彈的作品。我一直等到70歲生日那天,才開始第一次嘗試。首次公開演奏它是在202416。

安德拉斯·席夫András Schiff1953年出生在匈牙利布達佩斯。對他產生過重要影響的老師除了鋼琴家弗倫茲·拉多斯(Ferenc Rados)外,還有羽管鍵琴演奏家喬治·馬爾科姆(George Malcolm。和一些以個性凌厲著稱的演奏家們不同,席夫對巴赫的處理,親切、色彩多樣、平易近人。好像每個人都能從席夫的演奏中學到點什么。

有意思的是,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席夫一直在擴充他的音樂會曲目單,更多地演奏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等德奧作曲家的作品,巴赫只以一首平均律或者一首隨想曲之類的作品,好像標簽一般穿插其中,告訴人們這是席夫的音樂會。近兩年他迷上另一種演出形式,在音樂會當天根據現場的氛圍好像即興似的選擇當天晚上演出的曲目。我能彈的曲目太多了,當然,永遠會有巴赫。看得出席夫喜歡演奏巴赫,也很開心自己在這一領域的鉆研被大家接受。但就算這樣,他仍沒有貿然觸碰《賦格的藝術》,足見這部作品的艱深。

在《賦格的藝術》中最讓人贊嘆的是那些不協和的音響,聽上去是那么的難以置信,那么的大膽和前衛,聽得讓人汗毛都豎了起來。在這部作品中,巴赫對標定的主題,進行了緊縮、擴大、倒影、反向的變化處理,而這些變化后的主題又竟能以嚴絲合縫的和聲方式,奇跡般與各個聲部融合在一起。我反正是寫不出這樣的作品。我也不知道誰還能寫出來。席夫說。

作為學者型鋼琴家,席夫對音樂有著深入的思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