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歷史敘述不應該說教”:一位美國歷史學家的反思

對他來說,歷史并不是故紙堆里的逝去之物,而是一種可以被隨時激活的活躍因子——只要它還在我們的記憶里,我們就能利用歷史來創造新的歷史。

責任編輯:李慕琰

1957年9月,在被阻止進入小石城種族隔離的中心高中后,“小石城九人組”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靶∈鞘录笔敲绹N族隔離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重要契機。(視覺中國 圖)

1957年9月,在被阻止進入小石城種族隔離的中心高中后,“小石城九人組”成立了一個學習小組?!靶∈鞘录笔敲绹N族隔離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也是美國民權運動的重要契機。(視覺中國 圖)

“如何創造歷史?”一個大哉問被置于美國的中學生面前。拋出這個問題的人是美國歷史學家詹姆斯·韋斯特·戴維森(James West Davidson),他一點也不覺得對于中學生來說,這個問題顯得過于宏大。戴維森的多部關于美國的通史著作被很多美國高中選為歷史科目的教材,他慣于向學生們提出這樣的思考:創造歷史是偉人的專利嗎?普通人如何創造歷史?

戴維森經常會引用一位“偉人”和一位普通人的個人成長史。成長于大蕭條時期的小男孩邁克爾·金因為在圖書館讀到一本梭羅的《論公民的不服從》,引發了他進一步的思考:公民是否有可能正當地違反國家法律?多年后,小男孩長大成人,改名為馬丁·路德·金,成為了民權運動最重要的領袖。

還有一位叫巴倫蒂內·溫塔蘭的菲律賓青年,二戰時被日本俘虜,加入了臭名昭著的“巴丹死亡行軍”,但他曾讀過一本關于“一戰”的書,預感這不是什么行軍,而將是恐怖的地獄。他下定逃跑的決心,嘗試了四次,終于逃出了日本人的魔掌,回到自己的村莊。戰爭結束后,青年移居美國。多年后,他的女兒嫁給了詹姆斯·韋斯特·戴維森。

乍看起來,這些年輕人在作出改變自己和社會命運的決定時,都和曾讀過某本書有關,但是“這似乎太天真了,過人的心智、決心和超拔的堅韌缺一不可?!贝骶S森說?!八麄兌祭米约旱臍v史知識創造了歷史。我們借以自指的身份,其實不外乎一部關于自身的歷史,這部歷史由我們做過的事、到過的地方和讀過的書構成?!彼凇睹绹∈贰分袑懙?。這本書是很多美國中學的歷史教材,影響著數百萬美國青年,最近本書的中譯新版出版,南方周末記者借此機會與他討論了美國平權運動的過往與現狀、美國總統的權力等問題。

“我給出的答案是我們可以用生命創造歷史?!贝骶S森對中學生們說,“用生命創造歷史也就是用行動創造歷史,這要求我們知道自己從何而來,因為過去塑造了我們每一個人?!边@成為了戴維森歷史寫作的起點。對他來說,歷史并不是故紙堆里的逝去之物,而是一種可以被隨時激活的活躍因子——只要它還在我們的記憶里,我們就能利用歷史來創造新的歷史。

薄薄一冊《美國小史》,卻講完了美國500年歷史,戴維森對于歷史事件的選擇標準,不是去掉細節、保留枝干,相反地,他保留了相當多極為微小的人物細節,對某些大事則一筆帶過——這其實是他在尋找美國歷史中的“活躍因子”,那些對當代美國人最有觸動的細節與人物。比如戴維森是一個堅定的擁護美國社會多元化的學者,他對多元族群的歷史便特別留意,“一個好的歷史敘述不應該說教,它應該公平、清晰地呈現美國人民多元化的歷史?!彼麑δ戏街苣┯浾哒f。

對于美國的現實問題,戴維森談得不多。發給戴維森的采訪提綱中,有一部分問題是關于貿易摩擦與自由貿易的,比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一直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它也一直在推動自由貿易。然而最近幾十年來,全球化在美國的影響似乎變得更加復雜,全球化帶來的收益在美國的不同人群間造成了分配的不平衡,由此引發了‘去全球化’的潮流,像美國一樣,‘去全球化’趨勢在某些國家也逐漸抬頭,你覺得這一潮流會將世界歷史帶向何方?”

這一類問題戴維森都沒有作答,他在回復的郵件中解釋:“我決定放棄回答關于自由貿易的部分,因為這并不是我的專長,其他學者可能會提供更有說服力的回答。顯然,考慮到即將上任的特朗普政府(采訪時特朗普還未上臺),關稅問題變得尤為重要,但在我看來,我們還需要等待特朗普的實際行動。他的政策可能會破壞全球經濟的穩定,同時也可能影響他自己的目標,而他似乎并未真正理解這一點。最終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