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遲退休之后,日本老人如何度過“無退休生活”?
“不要抱怨養老金不夠用,或者這把年紀還得工作,而要想‘我還能繼續干’,這種意識很重要?!?br />
“希望國家為迷失的一代提供補貼,就像育兒補貼那樣。我們不是用完即棄的棋子?!?/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慕琰
日本東京街頭,一位白發蒼蒼的出租車司機正在路邊等候。(視覺中國 圖)
“60歲正是闖的年紀?!边@句被網友用來開玩笑的話,如今在日本正逐漸成為現實。
在全球范圍內,日本是老齡化問題出現較早且較為典型的國家。1970年,日本就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日本勞動經濟學家長清家篤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預測,2060年,日本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將接近日本總人口的五分之二,其中75歲以上人口又占三分之一。
面對“超高齡社會”的挑戰,日本于1986年開始推行延遲退休制度,在25年間將退休年齡從55歲逐漸推遲到65歲。2021年4月,日本正式實施新版《老年人就業穩定法》,規定企業有義務采取措施為65至70歲老人提供繼續就業的機會,進一步推動把退休年齡推遲至70歲。
除去政策影響,經濟問題是老年人選擇繼續工作的最主要原因之一。2019年,日本金融廳金融審議會報告中提出“養老金缺口2000萬日元問題”,即按日本目前的年金制度,如果按照退休后再生活30年計算,平均每位老人將面臨2000萬日元的養老金缺口。因此,即使到了退休年齡,許多老年人在事實上仍需繼續工作以貼補家用。
對這些老年人而言,不退休的生活到底意味著什么?而對在不久的今后就會面臨同樣處境的中青年人,光靠心態調整有用嗎?
日本《朝日新聞》采訪組記錄了已經開啟退休生活與正在規劃未來退休生活的人的處境。2025年1月,由《朝日新聞》“老化的日本”系列專題采訪結集而成的《無退休社會》一書出版了中文譯本。
什么才是有價值的工作?
只要粗略統計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