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於 | 陳垣沒寫全的“庭前垂柳”
為了感謝胡適和幫忙轉發有關《九九消寒圖》的掌故,寫便箋的落款時間也就照著《九九消寒圖》的規矩寫去,陳垣先生真是有點幽默在身上的。
責任編輯:劉小磊
《曲庵如面:江陰市博物館藏劉半農友朋信札》。
2024年年底剛剛出版的《曲庵如面:江陰市博物館藏劉半農友朋信札》(邵文松主編,江陰市政協學習文史委、江陰市博物館編,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是一部極為值得注意的民國學者書信集。該書全新披露了劉半農舊藏的友朋來函162通,涵蓋齊白石、蔡元培、陳垣、周作人(其來信多達41通)、楊樹達、沈兼士、錢玄同、黎錦熙、陳寅恪、顧頡剛、徐悲鴻、林語堂、傅斯年、羅常培、魏建功等七十余位文化名家的手跡,全部原色影印并附釋文。這批信札內容涉及政治、語言、文學、地理、民俗、藝術、出版等領域,從學者的交流折射出民國學術的鮮活生態,它們歷經時代沉浮,最終入藏劉半農故鄉江陰的文博機構,如今又以如此面貌出版,為研究者提供了豐富的一手資料,實為學術界的幸事。
書中有兩通信最先引起我的注意。編號20“陳垣致劉半農書信之三”云:
適之先生函一件,錄呈,即請半農先生撰安。
弟垣
庭前垂木(柳)……
(此件釋文、標點暫按原書所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