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正成為寫作者最大的風口
2024年,人類在多個科學領域實現了重大突破。
我們離開地球,帶回了月球背面的奧秘;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火箭,SpaceX的星艦進行了四次軌道試飛;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迭代,科技革命的速度日新月異……
科幻作家劉慈欣曾說,與人工智能相比,想象力可能是人類最后的唯一優勢。
18歲那年的一個冬夜,劉慈欣讀完阿瑟·克拉克的經典科幻作品《2001太空漫游》,出門仰望夜空,突然感覺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腳下的大地變成了無限伸延的雪白光滑的純幾何平面。人類在神秘的宇宙面前的那種恐懼、孤獨與敬畏,讓他刻骨銘心。
20年后,劉慈欣寫出了自己的科幻巨作《三體》,不僅中文版銷量超2000萬冊,英文版也超過建國以來所有文學著作的出口銷量總和,奈飛、騰訊等知名平臺改編的影視劇更是風靡海內外,不斷引發觀眾熱議。
而當年幫《三體》牽線譯者劉宇昆的,正是知名科幻作家陳楸帆。還在16歲讀高中期間,因為偶然參加校園科幻大賽,作品《誘餌》獲得一等獎。入職百度與谷歌中國工作后,他開始大量創作科幻作品?!癚iufan Chan”也成為第一個出現在歐美科幻雜志上的中國名字。
中國科幻文學雖早在晚清發端,但一路曲曲折折,直到近10年,才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繁榮發展期。
2015年,劉慈欣的小說《三體》斬獲世界科幻文學最有影響力獎項“雨果獎”。之后,郝景芳又成為亞洲至今唯一一位女性獲獎者。
被翻譯到海外的中國科幻作品超過200部,最近一年,入圍“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品更是多達9項,中國的科幻文學一發不可收地步出國門,正成為中國新的文學名片。
“科幻文學更像是拿著望遠鏡在看人類世界,在生活碎片化,寫作也日益碎片化的今天,我們特別需要這樣一種有整體觀的文學關照?!泵┆勛骷?、《人民文學》的副主編徐則臣說。
每天他都會收到大量來稿,他敏銳地發現,在一眾投稿中,90后、00后作家似乎一開始就用科幻的邏輯來寫作,“這也是傳統文學與科幻文學一個巨大的融合,也許未來,科幻文學不會再單獨拿出來談了,它可能就是我們文學中的一個方面或生態之一?!?/strong>
科幻世界副總編拉茲也表示,融合是一種必然,“我們現在進入了一個城市文明的時代,科幻作為伴隨城市文明和工業革命而生的文學類型,特別適合表達、傳承這些內容,甚至可以說已經變成了一種剛需?!?/span>
中國的科幻產業近年也獲得了巨大發展,全國各類科幻獎項有幾十個,年度獎金超1千萬。相關的行業從業者更是供不應求,備受市場青睞。
各大高校紛紛設立科幻寫作課程。曾在南方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教授科幻寫作的劉洋老師就坦承,他的學生還未畢業,很多已被工作單位預定。
科幻熱潮之下,科幻小說正成為當下寫作者們最大的風口。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將面對許多認知、情感、倫理、制度上的‘結構性’焦慮。而科幻小說要面向的,正是這種焦慮?!笨苹米骷谊愰狈缭谑昵鞍l出的預言,正在當下應驗。
如果你也想解決這樣的焦慮,或者趕上這波科幻寫作的新浪潮,請加入我們。
我們邀請了7位國內當代著名科幻作家,集結科幻文學界各大重要獎項的得主,被公認為中國科幻黃金時代的旗手人物——王晉康、郝景芳、陳楸帆、寶樹、劉洋、張冉、飛氘。共同花費半年打磨課稿,推出了國內第一門面向大眾的科幻寫作課《南方周末科幻小說寫作課》。
點擊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更難得的是,這次課程還獲得了《科幻世界》《科幻立方》這樣頭部科幻媒體的大力支持,也獲得了劉慈欣的重磅推薦——
01
為什么要學習寫作科幻小說?
有人把科學和人文對立,這是不對的,科學才是最深刻的人文。
當科技深深侵入人的領域之后,當人最珍視的智慧也可以被人工智能超越,用舊的人文思想來解釋今天的世界顯然已經不足以勝任。
在這個人類被科技日益異化的世界,我們有潛在的失落感和恐懼感,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我們努力想為自己的內心找到一個解釋,而相比其它文學品種,唯一與科學有血脈聯系的科幻文學更能詮釋這個世界。
——王晉康
華人科幻協會名譽會長
中國科幻銀河獎終身成就獎得主
02
怎樣找到故事的核心立意?
科幻小說不僅僅是對未來的幻想,更是對人類社會、情感和價值觀的深刻探討。在科幻寫作中找到強有力的核心立意是至關重要的。
這首先源自你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思考,同時情感共鳴也不可或缺。無論故事多么宏大奇絕,讀者關心的還是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性在極端處境下的表現。
你只有不斷挑戰思維定式,深入思考“如果……那么(What if)”假設,你才有可能帶給讀者超越現實的全新體驗。
最后,還請記住,堅持和熱愛是最重要的。
——陳楸帆
世界華人科幻協會會長
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
03
怎樣構建世界觀及情節?
我寫過許多個世界,美麗的、瘋狂的、怪誕的,但我內心深處一直信仰,宇宙或者說平行宇宙的無限性承諾了我們筆下世界的真實存在。作家實際上是去探索、觀看和描述。
這種世界觀哲學對于寫作或許是有意義的。作家應該居于謙卑的位置,我們并不是這個世界的上帝,它不會由我們擺布,相反我們必須去正視它的復雜和深邃,承認無法探索窮盡。
作家正如拿著望遠鏡觀察銀河深處的天文學家,只是極其偶然地看到了它,而稍不留神就可能再也找不到。
發現不是創造,但發現也是最美好的事情,它在那個無法抵達的世界和我們的內心之間建立了一種深刻的關系——歸屬關系。不是說那個世界屬于你,而是說你屬于它。這就是當我們寫出一個世界時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也是在討論一切經驗、技巧、方法之前,首先應該理解的事。
——寶樹
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
雨果獎入圍者
04
怎樣搭建故事結構?
創作科幻小說需要在技術推想、人物設計和故事結構之間取得平衡,其過程就像是在求解一個數學上的“三體”系統的穩定解。寫作時你往往要做出必要妥協,選擇一個錨點,只有這樣主題和風格才不會游移不定、隨風搖擺。在大部分情況下,這個錨點正是故事結構。
故事結構在科幻小說中不僅是技術推想和人物設計的載體,更是將概念轉化為情感的橋梁。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結構能夠賦予冰冷的科技以溫度,讓讀者通過角色的眼睛去經歷那些前所未有的奇特景觀。
——劉洋
重慶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華語科幻星云獎得主
05
怎樣創建塑造人物角色?
有一天你決定寫下人生第一篇科幻小說,動筆寫了5000字,你的主角還是個面目模糊的男人——不,甚至換成女人、機器人或者狗,對小說都無甚影響。
其實有時就是這么難。
缺乏人物的科幻小說,就像沒有蔥花、香菜和辣椒油的牛肉面,無礙飽腹,但總覺得滋味欠缺。煮好面、燉熟牛肉似乎消耗太多精力,廚師無暇兼顧細節,正如許多科幻寫作者還處在粗放經營階段。
其實也沒有那么難。
在總結了國內外科幻小說的成功案例之后,我會帶你拆解科幻當中的典型形象,再研究一下從哪些維度寫作乃至寫好類似角色。我們努力追求更真實,更合理,更新奇,更有趣,大概如此,就成了。
——張冉
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
06
怎樣運用寫作元素?
科幻寫作最重要的元素是什么?在我看來,物質是科幻極其重要的元素。
現代科學教給我們一種看待世界的眼光:一切過去認為神秘的現象,理論上最終都可以用物質的基本規律去解釋,不需要借助超自然因素。與之對應的是,科幻文學的核心部分,也總是或明或顯地以這種理念為前提。
作為科幻寫作者,你要記住的一個要點是:科學幻想的魅力之一就在于創造以物質為基礎的、神奇的科幻景觀,你能創造出來,你就能征服很多讀者。
——飛氘
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中國科幻銀河獎得主
07
如何完成一個打動人心的科幻故事?
我對科幻的定義是,在想象的世界中解決真實的人的問題。而好的科幻總是在科技語境下表達對人心的關注。
正如《北京折疊》寫普遍存在而難以消除的不平等,《流浪蒼穹》寫關于成長的困惑和焦灼。我感興趣的始終是人的故事,那些難以解決、模棱兩可的、處于兩難抉擇的故事。
科幻小說讓人有一種表達的自由,想表達什么樣的人或世界都可以創造出來。它可以是現實的鏡像,還可以嵌入生活,像齒輪一樣與現實世界咬合,從而讓現實變得奇妙。
所以,你要找到寫作動機,沒有激發和打動你的點寫作會陷入迷茫。你還要找到向兩邊拉扯的故事張力,張力代表緊張,讀者感到緊張就會被吸引。
只有這樣,你的故事才能牽動人心。
——郝景芳
雨果獎得主
課程特點
7位中國科幻黃金時代的旗手作家
教學經驗豐富
你幾乎在市面上找不到這樣一波作家講師陣容——
王晉康是中國“新生代”科幻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的“恒星”;
郝景芳是中國繼劉慈欣之后第二位雨果獎得主,也是唯一一位雨果獎亞洲女性獲獎者;
陳楸帆是第一個在美國科幻雜志發表作品的中國作家,《荒潮》還成為了中國科幻界響應世界科幻”賽博朋克“運動中的代表作,陳楸帆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的威廉.吉布森”;
寶樹的作品得過銀河獎、華語科幻星云獎,去年還入圍過雨果獎;
王晉康、寶樹、陳楸帆、張冉更是多次獲得中國科幻銀河獎和華語科幻星云獎,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一波科幻作家……
他們還是科幻寫作教學經驗豐富的講師——
他們是多所高校的教授,培養過很多學生小白,并成功地讓他們發表,從業,所以比一般作家更懂得如何設計課程,教大家學會科幻寫作。
飛氘在清華大學開設了8年的“科幻文學創作”課程,課上誕生的部分優秀作業已結集為《長生法——清華學生科幻創作選》一書出版,還有學員作品發表在《科幻世界》上。
張冉亦有開發及教授《科幻小說》《科幻電影》等課程,在4年的授課過程中輔導學生超過500人,本院教師、學生發表的科幻作品累計發表及獲獎十數篇。
劉洋在南方科技大學和重慶大學都開設過《科幻創作》課程,從教8年來,輔導學生超過300人,大部分學生都是在課程的激勵下才開始創作科幻作品,但經過學習,作品成功發表在《科幻世界》《Clarkesworld》等中外期刊上,還獲得了各類科幻獎項。很多上過他的課的學生,現在已經是特別優秀的青年科幻作家和專業游戲編劇。
很多人困惑,沒有深厚的理工科背景,是不是也能學科幻寫作呢?王晉康在課程中就這樣解答:“一般的大學生甚至高中生,只要視野比較開闊的,其知識門檻就夠你產生靈感了......有了靈感,開始深入寫作時,額外加餐,惡補有關知識?!?/span>
獲得世界科幻雨果獎的中國作家郝景芳,她的小說《北京折疊》中科技元素并不多,核心探討的實際是社會階層固化、資源分配不均的社會問題。但通過這樣一個極端的科幻設定,更能引人深思。正如郝景芳所說:“虛幻現實可以讓現實以更純凈的方式凸顯出來 ?!?
對于不善于寫以科學知識為重點的“硬科幻”的創作者來說,完全可以選擇自身擅長或感興趣的領域去發展。
真正偉大的科幻作品都是將人文與科技元素融為一體的,偏重人文的“軟科幻”小說同樣可以是經典之作。
點擊上圖,立即加入學習↑
5大寫作模塊
系統教你學會科幻寫作
五位正課講師在課程中將從“故事創意、世界觀、結構、人物塑造、寫作元素”5大版塊詳細講解科幻寫作的秘笈,幫你系統構建科幻寫作體系。
寶樹老師講的怎樣構建世界觀。幻想作品的世界觀就是它的靈魂。科幻的世界觀依托于科學知識,是現實一種合理的延展而不是純粹的想象。
在課程中,他將從五種科幻世界觀類型入手詳盡講解。比如第一種類型“現實Plus世界觀”,也就是故事表面上發生在我們熟悉的現實世界中,但背后實際上有著超現實的層面。像劉慈欣《三體》采用的就是這種類型世界觀。
這種世界觀的優勢是有充分多的現實抓手,但它的難點在于:
首先,對刻畫現實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對現實的描寫如果虛浮失真,人們就很難信任這樣的故事。
其次,對于超現實內容的設定與展現要高度謹慎和克制。
寶樹老師在課程中以《三體》第一部為例,為你講解以上兩點。仔細閱讀《三體》第一部時,你會發現它除了向外星發射信號的這個核心設定,只有兩處是稍微超越現實的,說明作者在構建這種“現實Plus世界觀”時,對于超現實內容是高度克制的,科幻寫作并非胡編亂造。
除此外還有另外四種世界觀,寶樹老師也會一一為你講解。
再比如張冉老師,在課程中會教你如何塑造科幻角色。與其他小說門類不同,科幻小說的人物角色分為三種基礎類型:人類、類人以及非人。
怎樣提煉人物形象特征,賦予角色驚奇感呢。張冉老師介紹了恐怖谷效應和聯覺法。
首先,可以用恐怖谷效應來塑造類人角色。張冉老師在課程中解釋道,科幻小說主角不能與熟知的人類形象過于相似,同時又不能過于不相似,寫作者需要掌握這種微妙的尺度。
其次,他以史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為例,教你從病痛與死亡的聯覺中,尋找類人與人類的情感聯系。
張冉老師講解道,小說最初對類人怪物的描述,讓我們從怪物身上感覺到痛苦與腐爛的氣息,引起對死亡的天然恐懼;
當之后怪物變得越來越像人類,卻永遠無法融入人類社會,再次加深了我們對怪物悲劇命運的認識。
所謂角色塑造的聯覺,就是通過類人角色身上的缺陷,讓它們與我們的命運在某種程度上強烈相關。
類似的干貨技巧,在《南方周末科幻寫作課》中比比皆是。
本次課程分為2種規格:純享版與訓練營版,可供大家選擇。
課程更新時間
2025年3月14日起,每周五更新一個版塊:包含1節發刊詞和1節嘉賓課,每節時長約30分鐘。包括5個正課版塊,共20節講師正課,每節時長約15-20分鐘。(課程更新完后,可反復回看)
(純享版課表,點擊放大查看)
(訓練營版課表,點擊放大查看)
訓練營版課程服務
1、7場講師視頻直播答疑
2025年3月20日起,每周四19:00視頻直播答疑,每場時長約90分鐘,錯過可反復回聽。課程中有不明白的問題或是寫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都可以提問,講師將通過直播為你解答。
2、社群服務
購訓練營版學員務必在課程詳情頁添加班主任微信并發送訂單截圖,班主任將在訓練營開營前邀請學員進入學習群。
你將在群里結識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在群里相互鼓勵、交流、分享,共同學習成長。助教還將在課程各時間節點提醒你課程上新、發布資料、提交作業,幫助你學習鞏固,查漏補缺。
3、作業批改
正課期間將布置一次結課作業,講師將對代表性作業進行點評,其他符合要求的作業將由南周助教團批改。
4、優秀作品發表機會
優秀結課作業有機會刊登在《科幻世界》《科幻立方》上。
《科幻世界》是中國科幻文學領域的主要推動者和領軍者,也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科幻文學雜志,其每年舉辦的“銀河獎”被譽為中國科幻文學最高獎項;
《科幻立方》是百花文藝出版社旗下的八大期刊之一,以“百花文學獎·科幻文學獎”為依托,通過書刊聯動,孵化、培育中國本土科幻文學,彰顯科幻動能與人文沉思的交互影響。
7位國內著名科幻作家
世界雨果獎、中國科幻銀河獎
華語科幻星云獎得主
從5大版塊詳細講解科幻寫作的秘笈
獨家首發,市面難尋
純享版原價399元
南周會員特價僅需279元!
點擊下方按鈕,訂閱課程
如需報名【訓練營版】,請在課程詳情頁添加班主任貝貝微信報名。
(本文為推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