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號文件:農村宅基地兩個“不允許” | 政經十事
責任編輯:張玥
2025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即2025年中央一號文件公布。這是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第13份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
24日,中央財辦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農辦主任韓文秀介紹,文件總體框架包括“兩個持續、四個著力”: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著力壯大縣域富民產業、著力推進鄉村建設、著力健全鄉村治理體系、著力健全要素保障和優化配置體制機制。
糧食安全始終擺在“三農”發展的首位。韓文秀說,“我國糧食總體上不是供大于求,而是仍然處于供求緊平衡狀態?!?/p>
北京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琦向南方周末記者介紹,今年的一號文件首次提出了“農業新質生產力”,推進農業科技力量協同攻關。
張琦長期關注脫貧工作,他注意到,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方面,今年的一號文件強調分層分類幫扶低收入人口和欠發達地區,比2024年一號文件提出的“防止規模性返貧”更細化,提出了具體的政策指導。
尤其是在健全脫貧攻堅國家投入形成資產的長效管理機制上,將幫扶項目資產管理作為今后的一個重要任務,圍繞資產清查、資產管理、資產處置等方面作出明確部署。
張琦介紹,脫貧攻堅以來,國家已形成較大規模的項目資產。截至2023年底,全國幫扶項目資產原值達3.28萬億元,它既是脫貧攻堅的成果積累,也是鄉村振興的物質基礎。
他說,目前各地在規范管理幫扶項目資產上仍存在若干問題:一是部分幫扶項目資產與村集體資產存在“賬賬不符”的現象;二是部分資產因運營不當導致閑置低效,造成資產流失;三是一些資產因監管不力造成賬外收支、虛報虧損等問題。
下一步需要構建全環節、全周期的管理機制,保障這些資產摸得清、盤得活、守得住。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教授仝志輝對南方周末記者說,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