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太線”失聯男子獲救付費八萬:用商業化救援克制盲目冒險丨快評
以營利為目的的收費救援沒什么不對,畢竟,救援需要金錢、時間成本,更是隨時面臨著遭遇不測的風險。商業化救援既可以增加救援供給,也可讓探險者在出發之前,三思而行。
責任編輯:辛省志
近日,一名十八歲男子獨自違規穿越秦嶺鰲太線,失聯多日后獲救。多名救援人員表示,這是多年來第一位活著被救下的鰲太線失聯人員。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救援,家屬向救援隊支付了八萬多元費用。參與救援的“秦嶺牛馬隊”成員說,這是他們第一次收費救援,救援費用是提前和家屬商量好的,包括“秦嶺牛馬隊”救援人員的車馬油料、住宿費等5萬元,其余部分則付給其他救援隊,費用在隊伍進山前就已經支付。
這次救援的效率非常高。根據媒體報道,救援隊伍2月15日接到求助信息,連夜趕往事發地太白縣,抵達時已是16日。緊急部署任務后,三支救援隊、三十多名救援人員,兵分五路,16日早晨就上山尋找。到17日中午11點左右,找到失聯男子。這個男孩幸運獲救,除了自身心理素質強大,裝備比較硬核先進之外,與救援人員的努力也分不開。
目前中國的戶外救援力量,主要分兩類:一類是有關政府機構比如應急管理、消防救援、公安以及風景區管理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