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華:眼光,眼波,眼色,眼神 | 人來人往
只要是美目流轉,千嬌百媚,濃濃深情,流瀉而出,幾乎可以把人淹漫其中而不自知。
責任編輯:邢人儼
電影《刀馬旦》(1986)劇照。資料圖
林青霞曾經在書中提起過,三毛雖然跟她很談得來,卻表示不愿意跟她一起旅行出游。這倒是奇怪了,究其因由,原來三毛怕她鑒貌辨色太敏銳,跟她一起進進出出,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她的透視眼。這些年來,跟青霞時相往返,觀察多了,發現三毛說得不無道理,只要跟青霞在一起的場合,哪位朋友要是牙縫里不留神卡了青菜,指甲上不小心留了黑邊;或是衣領弄歪了,紐扣扣錯了,她都馬上盡收眼底,不過,她提醒的方式是不動聲色的“溫柔版”,會靜靜地遞來一張紙巾或送上一根牙簽,悄悄地耳提面命,讓人及時“撥亂反正”。
青霞閑來喜歡結交文化學術界的朋友,跟他們討教讀書寫作的良方;那些在文化界待得久的朋友,囿于自己的領域,對于身邊的俗務瑣事往往又不予理會,一竅不通,兩個不同圈子的朋友一碰上,這就閃現出不少有趣的火花來了。例如,有一次青霞看了閻連科的幾張照片,發現每張的表情如一,實在看不下去了,忍不住跟閻說,“你怎么拍照時老是一個表情,也不笑一下?”“那該怎么拍才對呢?”憨厚的作家對這事感到十分為難?!耙⒁饽愕难凵?,拍照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