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里的時節|江南春色圖軸
驚蟄時節,萬物生長。此時,桃始華,柳葉新,春雷響,蟄蟲驚,雨水潤澤萬物,大地奏響春的樂曲……富有詩意的春天是無數文人雅士喜愛吟詠描繪之季節,中國古代關于春日景致的畫作甚多,其中,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這幅《江南春色圖軸》便是描繪盎然春色的佳作之一。清初“虞山畫派”妙手楊晉以絹本設色,通過明凈敷色,精細的筆法、講究的細節,讓江南春色躍然紙上,畫作細致明秀、娟麗清新,融文化內涵與美學價值于一體。
江南春色圖軸
年代:清代
作者:楊晉 (1644—1728)
質地:絹本設色
尺寸:132.5cm × 65.5cm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急?!?/p>
——宋·范成大《秦樓月·憶秦娥》
這件山水畫作題名《江南春色圖軸》,作于1724年,是畫家晚年作品。為了全面展示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作者楊晉采用平遠構圖,居高臨下,將所擅長的點景人物打造成活生生可交流互動的主角,情節精心設計,畫面豐富而熱鬧,讓觀畫者一覽無遺。
畫中,遠處群山綿延,正是江南山水的特點。山間布置一道蜿蜒而來又飛奔直流的瀑布,飛濺的水花與周圍的霧氣融為一體,朦朧之中隱約可見山下的成片樹林,群木舒展,彰顯春天的濕潤。
樹林一邊連著田間地頭,阡陌交錯,農夫拉著耕牛,開始了一年的勞作,耕牛蹣跚前行,雖然很小,卻生動形象。
春江水暖,群鴨戲水,燕子低飛,蓑翁獨釣,臨江觀景,席地對談,一派繁忙的景象。在畫面前端的幾棵大樹之間,不難發現春意盎然的桃花開得正旺。
? 南方周末
“學習強國”廣東學習平臺
廣東省博物館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