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協上線球員自薦系統:既放權也盡責,釋放民間活力丨快評
中超聯賽火爆的上座率,民間“村超”“抖超”的興盛,龐大熱忱的球迷群體,都在顯示著中國足球的無限可能。中國足協此次推出的自薦系統,如果執行得當的話,有助于更好地推廣足球、普及足球,自下而上地改良中國的足球土壤,讓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快樂,更好地參與其中。
責任編輯:辛省志
2025年3月1日,“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在中國足協官網正式上線,引發關注。據介紹,這個系統將以球員主動注冊、填報自薦信息、業務部門初篩評估、業務部門選拔入庫、動態跟蹤和復評5個流程實現球員自薦功能。所有持有中國身份證的球員均可在自薦系統注冊并進行自薦。中國足協相關業務部門將組織專家團隊對自薦球員進行集中篩選評估,選拔優秀者進入訓練營。
這項政策的意圖相當明顯:改革足球人才選拔機制,拓寬足球人才選拔渠道,讓更多的優秀人才充實中國足球的人才庫。
多年以來,導致中國足球舉步維艱的一大頑疾就是足球人口不夠。坊間常戲言“十幾億人找不出11個會踢球的”,背后反映的真實問題是注冊球員人數太少,選材面過窄,人才庫缺乏新鮮血液。2024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注冊足球運動員僅有53.9萬,遠少于日本的83.4萬,而日本總人口不到中國的十分之一。
這一頑疾的成因相當復雜,比如體教結合不夠,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