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新”定義產業園區:一座兩萬億元GDP城市的高質量實踐
“有需必應。我們不說有求,說起來了好像企業有求于你似的?!背啥际薪浶啪謭@區推進處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應該是有需,要去了解企業的需要是什么,然后解決實際的問題?!?/blockquote>發自:成都
責任編輯:錢煒
2024年12月底,成都南部的錦城湖畔,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58幢的工作室里,動畫電影《哪吒2》的后期制作正進入沖刺階段。從場景渲染、綁定動畫到特效合成,這是最不能掉以輕心的時刻。正是園區一年一度停電檢修的最后關口,停電勢必會讓夜以繼日完成工作的制作方“壓力山大”。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受訪者供圖
一切都被園區運營者看在眼里。經協調,一輛能夠提供300kW電力的保障車接到奔赴園區的指令。這是全市輸出功率最大的電力保障車。但在汽車準備發動時,忽然被告知,調度暫停。制作公司鄭重回復,已協調出時間,全力配合電力檢修。那一日,園區迅速調度了兩家高效專業的電力檢修單位。緊張工作的后期制作團隊很高興得以休息,沖刺時緊張和松弛之間,皆大歡喜。
兩個月之后,動畫電影《哪吒2》創下全球票房神話,勢不可擋。58幢工作室里的導演餃子和他的制作公司可可豆動畫,火爆全網。默默提供幫助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因游客“打卡”聞名遐邇。短短數月間,相互體諒的企業和園區,都迎來了出乎意料的“功德圓滿”。
動畫電影《哪吒2》在成都的橫空出世,被歸結為當地良好的文創產業生態和豐富的動漫游戲人才儲備。而地方政府及產業園區對企業的幫助和服務,同樣被認為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
民營經濟和產業園區的共舞,正在成都造就越來越多像可可豆動畫這樣的明星企業。自動畫電影《哪吒2》開始,越來越多人愿意相信,成都市覆蓋上百座園區的治“園”方略能夠取得成功。
成都現如今已是經濟規模達到2.35萬億元的超級城市??萍夹吕顺钡呐d起,傳統制造業的調整,都使得這座城市必須正視經濟轉型的命題。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正重新定義產業園區,依靠園區托舉民營企業,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經濟奇跡。
“一杯咖啡的距離”
中國動畫史的質變始于2020年。那一年,導演餃子和他的制作公司可可豆動畫,來到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那是一座由86幢獨棟別墅和3棟集中辦公樓組成的園區,以川西林盤景觀分割,周邊商業配套設施齊全。這片區域景觀開闊,辦公場地充足,足夠承載他們想要的未來。
在窗外滿眼綠意的58幢工作室里,今年已是出生于1980年的餃子進入動畫行業創業的第十二年。當年,他蝸居在成都的老宅子里,依靠母親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和泡面,獨自做出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獲獎無數。他的創業之路跌跌撞撞,直至2019年執導動畫電影《哪吒1》?!赌倪?》斬獲超過50億元票房,“餃子”出現在全行業面前,并改變著中國動畫工業的歷史。
動畫行業是高素質的人力密集型行業。制作公司的生產能力很容易飽和,時常是“你做不下給我,我做不下給你,行業內部相互幫忙”。制作動畫電影《哪吒1》時,由于工作量巨大,餃子不得不將動畫制作分拆給國內二十余個動畫公司。續作開啟,他胸中有更強大的抱負。
2020年,由于前作的成功,動畫導演餃子已擁有一呼百應的影響力。于是,他以動畫電影《哪吒2》的制作和出品,牽動138家制作公司,參與人數超過四千人。相較于分拆給二十余家公司制作的前作,餃子的嘗試充滿“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氣。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內的可可豆動畫。受訪者供圖
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裝得下天才們的夢想。一條成都“原生”數字文創產業鏈逐漸成型,此時的園區已集聚不少動漫游戲制作企業。
“做動畫,餃子是個天才,我們都愿意跟他合作?!鼻B動畫CEO孫路說道,“可可豆動畫的辦公點就在我們后面,我們時不時就過去找他們。這樣的溝通非常高效率?!?/p>
千鳥動畫此前接了不少騰訊游戲的訂單,后來可可豆動畫也變成了下單的“鏈主”。成都市內有18家企業和1個音樂工作室參與了《哪吒2》的制作。其中,千鳥動畫、墨境天合等制作公司,都在園區相隔百米內的聯排別墅群內辦公,以至于出現“拿硬盤上門拷貝數據比網絡傳輸更快”的說法。
孫路非??粗氐乩磬徑闹匾?。地理鄰近帶來的面對面溝通,保障了制作團隊能夠迅速響應需求并返回上游修改,哪怕面對時間緊迫和導演的高要求。
更大的突破來自“駐場”,即合作公司直接派駐人員到現場而非遠程協同。從幕后紀錄片《不破不立》的披露來看,可可豆動畫58幢的工作室里,時常有來自北京、上海、武漢、西安、杭州等城市的外部制作人員“駐場”。不少國內有實力的制作公司,都有在可可豆動畫“駐場”的經歷。來自西安的動畫導演石超群“駐場”時間甚至超過了兩年。他的妻子和孩子時常從西安過來“探班”。成都宜居的生活,也讓“駐場”的外地人員在綠道和圍爐煮茶間,樂享其中。一時間,集聚起國內如此大規模頂尖動畫人才的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變成了中國動畫行業的“奧運村”。
不少媒體的表達里,園區的地理集聚被比喻為“一杯咖啡的距離”。這樣的比喻是生動的。它既指向行業朋友圈的便捷交流,也指向一種追求舒適的生活美學,也與“園區事園區辦、企業辦事不出園”的理念一脈相承。
在成都,像這種“一杯咖啡距離”的特色園區還有很多,比如天府國際生物城、成都航空產業園等,正是通過這樣的園區集聚,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協同發展。
園區的“瘦身”與“健身”
不是所有園區都能成為天府長島,不是所有企業都能變成可可豆動畫。各種復雜因素疊加的當下,我國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挑戰重重,成都也不可避免地面臨著挑戰。
成都市經信局園區推進處相關負責人時常思考,硅基光伏和汽車這兩大支柱產業正遭遇劇烈變化,全市工業增加值的持續增長應該如何實現。
答案藏在園區里?!白ソ洕仨氉@區”變成貫穿經濟昂揚的曲線。自2024年9月起,成都市連續召開兩場重磅會議,兩項新的關鍵行動迅疾展開。最先開展的是“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地方政府試圖與上萬家企業展開交流,了解一線生產經營遇到的難題,研究出臺專項政策,疏通企業發展的堵點痛點;緊接著開展的是“優化提質、特色立園,賦能增效、企業滿園”行動。這項行動源自成都全市產業園區高質量發展大會,那次會議召開于2024年10月?!傲@滿園”行動——這是對此項行動的簡括式表達,漸漸成為全市公務員熟悉的“高頻詞”。
統計數據顯示,至2024年,成都全市已有九十余座產業園區。園區集中了成都全市84%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4%的市場化融資以及超過90%的新招引投資項目。這樣的集中程度意味著,解決了園區的問題就解決了大部分經濟轉型的問題。
做出特色并不容易。據成都市前期調研,市內有的園區類別模糊、邊界不清,個別園區主導產業甚至橫跨建筑業、商貿業、工業等多個產業門類。面對復雜的現實因素,“立園滿園”行動必須既需要完成園區的“瘦身”,也需要推動園區的“健身”。這是成都市擁有更多像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那樣優秀的園區的關鍵所在。全市九十余座園區被優化整合為五十余座,按照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層次構成“3+22+N”體系;同時,園區通過提質強化綜合服務能力,讓企業進得來、留得住和壯得大。
除了天府長島數字文創園,成都市內已有一些園區積累了一些“瘦身”“健身”的成功經驗。對園區進行“健身”,主要是通過鏈主企業,提升主導產業,發展集聚優勢,進一步增加發展的方向感,提升產業的顯示度,培育形成“鎮園之寶”。
比如,位于青羊經開區的611·飛行器設計創新協同中心,通過構建以611所鏈主企業牽頭、高校院所支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的創新聯合體,吸引了中航工業青云成都創新協同中心、慶安成都創新中心、新茂智航公司等41家企業落位,共同建立了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協同模式;位于雙流區的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以學校、政府、園區三方合力共為的校地企模式,面向所有電子信息行業和科研成果轉化,將校園生活延伸至園區,將園區打造成“人來人往”的人才公園,受到校友企業和創新企業的歡迎。
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受訪者供圖
與此同時,成都完善“線上科創通+線下科創島”創新轉化服務體系,常態化實施“科創天府?智匯蓉城”等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活動436場,1.3萬余家企業參與,鼓勵更多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參與進來。其中,“校企雙進、找礦挖寶”活動,2024年技術合同成交額超1900億元,增長28%。
通過一系列努力,成都經濟運行走出了一條從承壓下行到企穩回升的奮進曲線,優勢產業穩步壯大,全年簽約引進重大項目435個,工業投資增長48.7%;新興產業加速培育,5款人工智能大模型通過國家備案,全國首個階梯式低空空域正式投用;未來產業創新發展,成立全國首個城市級科幻未來產業引導基金,8款“成都造”人形機器人集中亮相。
有“需”必應,無事不擾
企業需要園區和地方政府的托舉。
2025年2月20日,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的咖啡屋內,申威科技副總經理杜鷹與十幾名園區企業的高管、園區工作人員圍坐在同一條長桌。他們聊到一個話題:如果將園區比作一個人,那他應該是什么?
“店小二”,這是國內不少城市的園區倡導的理念。數之聯科技副總裁楊貴挺想到的形象是綠道公園的“成掌柜”。從物業的日常服務到搭平臺、拓市場,園區的幫助事無巨細。他比較喜歡園區提供的室外環境。晴天時,他總看到一些研發人員在草坪的“大自然工位”上席地而坐談論問題,這令他想到在校園讀書的日子。
最終,在轉換了好幾個比喻的名詞后,杜鷹說:“園區應該是擁有多重身份的人,是企業有需必應的人?!?/p>
電子科大科技園天府園研發團隊正在測試研發成果。受訪者供圖
有求必應,無事不擾。這是時下不少城市流行的話語。這句話最先指向政府面對企業的態度。久而久之,作為政府某種職能延伸的園區運營者,也接受了這樣的理念。不過,成都講究的是有“需”必應,而非有“求”必應。
“我們不說有求,說起來了好像企業有求于你似的?!背啥际薪浶啪謭@區推進處相關負責人告訴南方周末,“應該是有需,要去了解企業的需要是什么,然后解決實際的問題?!?/p>
“民企會客廳”交流活動。受訪者供圖
如何有“需”必應,是推進“立園滿園”行動的關鍵所在。微信群最先被探索出來。常態化開展的“進萬企、解難題、優環境、促發展”工作中,市區兩級建立了24個政企工作聯絡群。小到園區門口的路燈不亮,大到復雜的拓市場訂單問題,有七千多家重點企業的聯絡人在群里反映了問題,其中的絕大多數都得到了解決。
更重要的是面對面交流。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分管民營經濟的副主任向彬對此感受很深。2024年11月,成都市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正式投入運行,向彬擔任主任。這家事業單位是全市服務民營經濟的專門機構。在成都,園區內的企業絕大多數是民營企業。
隨著專門機構的設立,由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協同其他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舉辦“民企會客廳”,常態化的交流活動成為品牌,有精準的議題,小的有十幾人甚至五六個人,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些議題的交流活動如科創政策的稅收減免專題輔導,甚至因報名人數的“井噴”被拆分成兩場、三場。不同議題的交流活動輪番上演,幾乎覆蓋了每個工作日。市場資訊、政策解讀乃至具體問題的面對面溝通,都出現在高頻次的“面對面”交流活動中。對企業現場反映的問題,能辦的“立行立辦”,對現場不能解決的,將會后督辦。
由政府部門組織的面對面交流,給全市園區的運營者創造了范本。此前,不少園區已有一些日常的面對面交流活動。珠玉在前,由園區運營者組織的面對面交流活動“百花齊放”,企業關于“需”的表達擁有越來越多的渠道。企業反映的一些共性問題,在園區和地方政府運行的“后臺”得到系統性地解決。
這也是“無事不擾”的應有之義。越來越多的共性問題解決了,政府部門上門的“擾”將變得越來越少?!盁o事不擾不是說不接觸企業,政府部門實行監管權限需要開展必要的工作,”向彬說,“有需必應和無事不擾如何平衡一個度,是政府部門需要面對的新課題?!?/p>
“無事不擾”還體現在涉企“一碼檢查”上。一個二維碼,整合六十多個涉企檢查部門的307個涉企檢查事項,讓檢查信息“碼上查”、檢查過程“掌上看”、檢查結果“一碼知”。2月21日起,成都正式推行涉企“一碼檢查”,通過提升執法效能增強企業法治獲得感,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中國實體經濟的獨立成長離不開政府體系的幫助和支持?!背啥际邪l展改革委現代產業發展處處長張杰明說,“園區作為生產性服務業,嫁接金融、人才、科技、政務等多維度的服務,幫助園區內企業的發展,是政府服務延伸的一股力量?!?/p>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