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克勤 | 亦師亦友四十載——陳尚君印象

一千多年來,在唐詩流傳的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唐詩文本多誤多歧。陳尚君希冀《唐五代詩全編》達到的學術目標即編纂宗旨,就是“讓唐詩回到唐朝”。

責任編輯:劉小磊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尚君。秦穎 | 攝影

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尚君。秦穎 | 攝影

認識陳尚君已經有四十多年了。這四十多年,也是他整理研究唐詩并最終完成纂?!短莆宕娙帯愤@部達1800余萬字的巨著的四十多年?!短莆宕娙帯肥钱敶砸蝗酥ν瓿傻膯误w體量最大的古籍整理著作。2024年8月15日,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了“《唐五代詩全編》首發式”,當這部16開精裝50冊的皇皇巨著展現在讀者面前時,大家無不為陳尚君四十多年來鍥而不舍耕耘在唐代文史及其相關領域,憑借著超出常人的才力、毅力和付出取得的巨大的成果而驚嘆。作為陳尚君四十多年前在復旦大學做指導員時期的學生,近四十年來與陳尚君密切合作的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編輯,我有幸目睹了他從青年教師成長為杰出學者的過程。他的為人和治學,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一、年輕的指導員

1982年3月,時年三十的陳尚君從復旦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留校,做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擔任我們復旦大學中文系本科1979級的指導員。我們也由此了解了他的經歷。他祖籍寧波,生于南通。中學才讀一年就遭逢“文革”,學校停課,去農場務農八年。1977年3月,作為最后一屆工農兵學員進了復旦大學中文系。他發憤讀書,努力彌補知識空白。第二年,恢復招考研究生,他以在校生身份參加考試,結果以專業第一、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了時任復旦大學中文系主任朱東潤(1896—1988)的研究生,專攻唐宋文學。朱東潤先生是一個具有現代學術意識的學者,對中國古典文學和文學理論都有深入的研究,同時還從事傳記文學創作。他在學術研究方面的特點是求真求是,不盲從,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朱先生為人質實,獨立進取,為學刻苦,讀書力透紙背,曾言:“用最艱苦的方法追求學識,從最堅決的方法認識人生?!敝煜壬螌W的格局氣象和為人處世的特點給予陳尚君深刻的影響。陳尚君在讀研究生期間就好學深思,撰寫了《杜甫離蜀后的行止試析——兼論杜甫之死》《李白崔令欽交游發隱》《溫庭筠早年事跡考辨》等論文,在《復旦學報》《中華文史論叢》等刊物發表,得到朱先生的稱贊。朱先生頗欣賞其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他寄予厚望,在與人談及時,認為陳尚君將給復旦大學帶來光榮。

按照當時大學的慣例,我們一入學,系里就安排了一個從事現當代文學研究的青年教師沈永寶擔任我班的班主任,負責班里的一切事務。陳尚君來的時候,我們已是大學三年級了。作為指導員,他主要的工作就是關心同學,幫助同學解決思想與生活問題。我們班同學年齡相差不小,年長的與年輕的最多相差一輪,有幾位同學還比陳尚君年長,所以多把他當成同輩的朋友,與他交流毫不拘束。當時他還沒有結婚,住在學校附近的宿舍,所以我們班的集體活動他多參加,如給班里組織的足球比賽當拉拉隊員,與同學一起包餃子迎新年等等。有時周五下午安排小組學習,他來我們男同學寢室串門聊天,還與同學下圍棋。我們幾個準備考研究生的同學,就向他請教應試的注意事項。最后一學期,他與沈老師忙著同學們的畢業分配。我當時已錄取為唐宋文學專業的研究生,陳尚君就主動找我,介紹他自己做研究的方法。我還去過他當時住的宿舍,看到他當時正在做唐詩輯佚工作時的情形。

畢業前夕,我班制作了“當我們在一起”的紀念冊,請我們入學時的系主任朱東潤先生題簽,請時任系主任章培恒先生題詞。章先生的題詞是:“追求真理,鍥而不舍,縱罹困厄,毋變初衷?!蔽覀兡弥o念冊,請老師同學題詞留念。朱先生給我的題詞是:“為我國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闭孪壬o我的題詞是:“開辟新路,不循舊章?!标惿芯蠋熃o我寫了一大段話:

一九七八年十月十二日,第一次與朱東潤師見面,師說:“聽說你記性很好。記性好對做學問的人來說,是件討便宜的事,如果不努力,有什么用?要好好努力??!”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七日,系召開研究生畢業歡送會上,師說:“做學問不能單靠記性好,記性好有什么了不起,不努力有什么用。陳寅恪兄弟五人,記性都很了不起。寅恪讀書非常用功,成了著名的學問家,登恪懂的東西也很多,但不愿意寫文章,說不上什么成就?!蔽易灾择w笨,記性不及中人,師所說諸語,??M回腦際,不敢有所懈怠??饲谕瑢W囑題數語,聊書此以共勉。陳尚君 一九八三年七月十日

高克勤畢業時,陳尚君作為指導員題詞留念。

高克勤畢業時,陳尚君作為指導員題詞留念。

當時在班里我也有“記性很好”的名聲,所以陳老師向我轉述朱老語重心長的話。陳寅恪兄弟五人,為陳衡恪、陳隆恪、陳寅恪、陳方恪、陳登恪。陳登?。?897—1974)是古典文學研究專家,述而不作,發表的論著不多,朱東潤曾與他同在武漢大學任教,比較了解,故有此語。

我班同學畢業以后,一直與沈永寶、陳尚君兩位老師保持著比較密切的聯系。畢業四十多年來,我班同學的每次聚會,從1999年的入學20周年紀念到2023年的畢業40周年聚會,無論聚會地點是上海還是北京,兩位老師都參加了。陳老師的夫人孔沂瀾是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1977級的畢業生,曾經在復旦大學古籍研究所工作,后來到上海大學影視學院任教,也經常隨陳老師參加我班的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吳依蘭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