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年味越來越淡了,且看這個苗族村寨的春節是咋過的
熱鬧喧嘩的春節也可以有,熱氣騰騰的年味也可以有,核心在于得有一幫有激情、有情懷、熱心腸和有強大實踐能力的人積極組織起來,團結起來,行動起來,積極地制造與營造春節與年味。
責任編輯:辛省志
都說如今的年味越來越淡了,各地越來越沒有年味了,但也有例外,我岳父岳母家——位于貴州大山深處的錦屏縣固本鄉務翁村干法寨的蛇年春節就格外熱鬧。
干法寨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自然村寨,合計52戶,總人口276人,本地經濟以種植水稻、玉米、黃豆、土豆為主,少數人在近域從事基建項目、經營山林,大部分人像其他農村地區的人一樣,選擇外出務工。務工地以江蘇、浙江、廣東為主,工種以房屋裝修、模具制造為主。憑我個人近12年的交往史,我感覺干法寨的人普遍熱情好客、純樸善良、樂于奉獻、熱衷于公益。
蛇年春節的具體活動是從年初二到初四共計三天,但在此之前的活動籌劃、醞釀與籌備早在半年前就開始了?;顒拥目傊黝}被設定為“歡迎姑媽回娘家”,下設有“歡迎姑媽回家”“長桌宴”“蛇年春節晚會”“打籃球”“斗?!蔽鍌€板塊。
歡迎姑媽回家,這里永遠都是你們的家
蛇年春節,干法寨迎來了82位姑媽回娘家,占外嫁姑媽總數的93.4%。大年初二上午九點,在村口處,前兩天搭起的拱形門廊前懸掛著一副巨大的對聯,上聯是“百鳳歸巢念舊懷情共敘姊妹情”,下聯是“千金回家團圓喜慶齊謝父母恩”,橫批是“熱烈歡迎姑媽回娘家”。82位姑媽排隊整齊,統一身著喜慶的紅色上衣及紅色圍巾,品嘗著由娘家舅媽們精心準備的各類美食,每人喝一大口由牛角器皿盛的包谷酒,開始了“回娘家”的儀式。隊伍的最前面是由30位舅媽與舅舅組成的干法寨金鼓隊,有人擊鼓,有人放炮,鑼鼓喧天,熱烈歡迎回家的姑媽們。道路兩旁則是全寨的男女老少們,大家手持紅色彩旗,身披“熱烈歡迎姑媽回家”字樣的彩帶,異口同聲地喊著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路邊也張貼著各種標語,譬如“歡迎姑媽?;丶覉F聚共榮”“白鳳歸巢春增色 群花聚首年更濃”“門前喜迎鸞鳳至 堂里歡聚燕子歸”。
隊伍的后面當然就是本次活動的主角——從各地回家的姑媽們,首先是六位手持標語的姑媽們,標語包括“爸媽 我們回來了”“感恩父母 養育之恩”“故鄉父母恩深四海 睡夢喚醒抹淚思親”“昔日情懷意難舍 今朝玉宇燕歸來”等。
接下來是四位手持托盤的姑媽,里面裝著82位姑媽捐的16400元錢(每人200元),上面放兩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祝福干法寨的每個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再后面是其他姑媽,她們每人都拿扁擔挑著禮品,有活鴨子、豬蹄、可樂、蘋果、王老吉、加多寶、腌魚、包谷酒、大米、橘子、橙子等。
到了活動的主場地——干法寨籃球場,姑媽們卸下各類禮品,依次坐在事先擺好的長桌兩邊,開始品茶、吃糖果、暢聊。這時候,作為客人的姑媽們先粉墨登場,部分人單獨或三兩成群地唱歌,用的是苗語,歌詞的大意當然是感恩父母,感恩哥哥弟弟,祝福娘家的人方方面面順順利利。接下來是作為娘家人代表的舅媽們出場了,她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吳依蘭